前段时间,一部优质国剧悄悄剧终。
《白鹿原》,77集播完,豆瓣评分依旧8.9。
可是神奇啊,接棒的这一部新剧,居然没掉链子!
真是国剧少见的旺季。
Sir昨晚一口气撸完七集,这等好剧,必须聊——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不要被那浓浓网游感的片名骗了。这,是一部口碑向品质靠拢的好作品。
豆瓣评分从刚开播的8分,到今天的8.3。
应该说,还有上升空间。
《军师联盟》的故事,发生在小学生都熟的东汉末年。
一开口谁都会背——汉室倾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群雄并起,天下逐鹿……
应该说,乱,正是三国的故事魅力。
四百多年的汉帝国崩塌,一堆乱象,太多影视剧拍过。
他们拍打拍杀,拍两军对垒拍流民失所,拍南蛮入侵拍万箭齐发(好像有哪里不对)……
要Sir说,那些乱象,都是表。
乱这个字的“里”,是人心。
这剧,就专拍这个。
你可别小看它。人心,虽然细微不可见,却是左右时代格局的一粒粒细沙。
《军师联盟》开篇,就有人调戏人心——
不是别人,正是乱世奸雄曹操。
一登场,他大逆不道滴将旧汉室的弱鸡皇帝,给逼……跪了。
此处为刘皇叔,哦,不对,为曹操的扮演者于和伟点赞。演完皇叔又演奸雄,要Sir说,不如孙权你也来一次呗
且看这位曹爷,不仅能说会道,还有气势,还有演技。
一会嚣张地力压群臣,一会又呵斥自己的黄须儿。
一面当众讥讽皇帝,一面又假意向皇帝哭诉……
从群臣暗藏愤怒,到人人自危、鸦雀无声,一场政变就这么被徐徐化解。
一样的历史典故,硬是被这剧带出了不一样的节奏,帅气。
好一台精彩的独角戏。
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快。
名士杨修这样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就精准捏到了时代的脉搏。
司空(曹操)便是那个荡平天下的执棋者
乱世需要大破大立
需要重建一种新的制度
开启一种新的时代
看出没?
编剧给了曹操的“清除计划”一个全新的解读,这,就有意思了——
曹操我可不是单纯地杀异己,那样我和单纯的董卓,还有什么区别……
我真正要的是:
驱除老人,选拔年轻人。因为抓住年轻人,才是抓住未来。
说到这班老人,之前的影视剧都在说他们忠义。
是啊,匡扶汉室,舍身取义,那是正史。
可影视剧再这么来100次,观众也受不了。
于是这次,编剧玩了点新变化。
首先,汉献帝被塑造成了一个小油子。
比完这个拔剑的动作,硬不过1秒,他就想溜……
没什么帝王气质,反而很像班上掉队的二流子。
然后,这一帮老臣,围着花生米和红枣开会,你撒一把黑豆,我撒一把枸杞的……
突出了他们纸上谈兵的迂腐气。
编剧通过这些巧妙的细节,给这拨人的正义脸谱,添了点老旧的古铜色。
让他们变成了食古不化、不与时俱进的书呆子。
这样的梦幻组合,不输……有鬼。
这些又是熟悉的历史,所以本剧点到为止。
“衣带诏计划”很快失败,故事的重心,转移到了主角司马懿如何救父这件事上。
Sir看到这里,大概明白了这个很手游感的名字“军师联盟”的意思……
这剧里,除了曹操司马懿之外,其余各个,也都是大聪明人。
杨修,料敌机先,懂得在风波发生前,暗藏伏笔,栽赃嫁祸给司马家。
荀彧,旧时是汉室老臣,如今是曹操心腹。
他当真背叛旧主了吗?好像也没有。
请司空慎重,切不可冒犯了天子
念旧主,也护新主,巧妙地踩在钢丝之上,顾个人安危,也谋天下之事。
可想而知,这个人物将是左右时局的一个变量。
主角,更叫人猜不透。
司马懿,表面上看是个五好青年。
有知识、怕老婆、疼弟弟、孝敬父亲,三观还正。
人,不光活个生死,总得活个对错
但背地里,又露出这种古怪表情。
好家伙,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司马懿招牌气质——鹰视狼顾么。
难不成,他都是在演?
好一个两面三刀的权谋霸主,司马懿。
编剧常江说,我们看不清司马懿,因为他是时代的产物:
司马懿有欲望,摧毁别人也摧毁自己。是和时代契合的人的完整一生,我很难用一两个词定义这个人。
是啊,人心乱,因为时局乱。
这么个烽火狼烟的时代,《军师联盟》没有选择忽视,但也没有过分强化。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袁绍起兵等时间频繁出现在人物对白、旁白、画外音介绍中。
可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重大历史事件……一律能略则略。
有人说,《军师联盟》里没有战场。
Sir想说,他们啊,小看了战场。
不是声嘶力竭、万马奔腾才叫战场,那些,都是战场的最终结果——
人心,从来都是最核心的战场。
相比抛头颅、洒热血的战争戏,编剧似乎更愿意把G点,安插在风光的历史书里潜藏的诡异内核中——
人心,鬼蜮。
……啥意思,就是阴险的权力斗争啊。
所以,大场面拍不出人心,文戏才拍得出。
四个字,察言观色。
不经意的小动作,拿捏分寸的小台词,表面波澜不惊的文人礼节下,牵引出瞬息万变的人际关系。
只有一闪而过的小表情,才偶尔向观众出卖着人物的真正内心。
这个正反打的角度足见细心,两人的表情都很微妙
在选拔人才的月旦评上,名士杨修当着天下学士对台下的曹操、曹植的诗文顶礼膜拜,恨不能抱上曹氏大腿。
当今第一等诗人当属曹司空与其子曹植
台下,镜头扫过四个人的脸。
曹操及郭嘉,享受着这美誉;曹操二儿子曹丕,一脸落寞;读书人司马懿看穿了这小马屁,淡淡一笑。
要知道,这平静文戏下,可隐藏着刺杀曹操的危机。于是曹操的表情,更有了二重解读。
他已经精心布置了应对策略,所以才能如此成竹在胸(到后面,观众才会恍然大悟)。
政治啊内斗啊,真是无处不在。
而描摹官场,不就讲究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吗?
这么说来,《军师联盟》貌似是古装剧,其实已经拍出了一本小小的职场教科书。
不开玩笑,这就给你们搬几课——
《怎么看出哪位同级更受领导器重》
很简单,一看,看礼数;二听,听话术。
这场戏,曹操凭一纸暗通袁绍的书信,将京兆尹司马防以逆反罪捕入大牢。疑心病重的他,假意问两位心腹的看法。
看——尚书令荀彧发言时,转身,面朝曹操作揖;军师郭嘉回答时,直接侧身,并不行礼。
都是心腹,一个中规中矩,一个不拘小节。你们说,谁亲谁疏?
听——荀彧说,仅凭书信定案,不妥;郭嘉却说,“此事症结,不在一封通袁书信”。
言下之意,这只是放线钓鱼而已。
一个就事论事,一个摸准主子心脉。你们说,谁亲谁疏?
曹操:奉孝(军师郭嘉)知我
看两人眼神,孰高孰下立判
高级的宫斗,在攻心。
但听和看,还是察言观色的入门级,更高阶的,是投石问路。
这第二课,姑且叫做:
《如何敲开领导的心门》
不能豪夺,只能巧取。秘诀在一个“探”字,丢一颗石头过去,听回响。
司马懿因为父亲入狱四处奔走,出动妻妹郭照去请曹丕帮忙。
还临时抱佛脚,逼郭照背了首诗: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正戳中曹丕无人点破的政治隐忧,于是曹丕回答:
“就冲他让你说这番话,我就给你们指条路。”
原来,这四句诗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本来是一首闺怨诗,讲丈夫不在家,思妇深感门庭冷落。
这种寒门独居的痛苦和不平,乍一听是在自叹司马家家道中落的衰败。
实际上切中的,是曹丕最隐秘的心事——
作为备受冷落的二儿子,企盼父亲宠信而不得,可不就是庭院深处的“思妇”吗?
但她一个弱女子,如果真直白地把这些说出口,就算说对,也难免不触霉头。
所以这种借诗喻境的婉转,才体现了司马懿用心良苦——
又点破人家心事,又好像在说自家,实在太讲尊卑,太得体。
你看,这更高一层的境界,不是被动迎合,而是主动试探。
如果说,入门是“看/听”,进阶是“探”,那么最高级的境界,在于一个“钩”字:
瓮中捉鳖。
不是远观,不是浅探,而是看准人心底色,全力出击,势在必得。
Sir讲的,是《军师联盟》前七集以来的一出高潮戏——
《同事水太深,如何逼他露马脚》
四个字,攻其不备。
曹操一直想重用司马懿,却苦于猜他不透。
这司马懿,也实在藏太深。人前,总是一副忠犬相。
扮猪,真是为了吃老虎吗?老实说,谁也不知道。
连老奸巨猾的曹操,也不知道。
可曹操爱才啊,他不知道,就舍不得杀。
军师郭嘉临死前嘱咐,此人水深,如果我们不用,就要确保别人也用不着。
所以曹操必须验明真身,看司马懿温顺的外表下,是否真有“鹰视狼顾之相”。(传闻此面相者有帝王志、野心勃勃)
也就是史书里这一段: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後而身不动。
——《晋书宣帝》
那么编剧怎么编呢?
剧中,曹操假意让司马懿先退下,等他转身就突然……抓一把棋子扔向他。
出于本能,司马懿猛地回头。
斜眼、勾眉,鹰视、狼顾,杀气写一脸。
大堂空荡,棋子弹跳,人物变脸,鱼儿……咬钩。
扔棋子试探,很难说这是编剧的脑洞,还是“曹操刘备凉亭中聊天下英雄”那个典故的变种: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
这样改编历史,似有似无,无中生有,真让观者佩服。
好看吗?真好看。
但这戏,好看的不止于画内那些不动声色的交手。
更有画外,意味深长的草蛇灰线——
司马懿察觉到自己露相,瞬间惊惶。
他在怕什么?
曹操计谋得逞,先是得意大笑……突然转身,眉一扬,笑不出来了。
他想到了什么?
这种心战间的留白,轻轻几个伏笔,就把人物命运、格局走向都带上了。
(这么会挖坑,逼得Sir不得不看了很多插播广告,顺便吐个槽,这剧广告也贼多了……)
这,是《军师联盟》在开局给我们的特别之处。
它不贪大。
别的历史剧拍疆场厮杀,它拍兵不血刃。
别人拍纵横捭阖,它拍人心回合。
别人拍激辩,它拍留白。
《大秦帝国之裂变》
舍大取小,是缺钱吗?
缺钱的话,怎么做出这样的画面。
看这漂亮的慢动作、多机位转换……质感不输电影。
主演(也是监制)吴秀波说,“摄制组平常要用16台机器,各角度同时作业。”
16台机器什么水平?
张艺谋在一次2007年的采访中说:
电影拍摄……一个摄制组有两台至三台摄影机。
看来,这部剧的拍摄规格,几乎7倍于当时的电影。
缺钱的话,怎么做出这种水准的镜头语言。
军师郭嘉在第六集暴毙。
说是暴毙,其实细想,也不算突然。
早在第二集,司马懿去找郭嘉求情。这一段,画面不断切换,强调郭嘉办公环境的幽闭:大白天,垂帘、燃烛,火光包围。
除了暗示此人藏得深,是不是也在说他畏寒、体弱呢?
用画面埋伏笔,几乎可以算作相当老道的电影语言了。
不消说,《军师联盟》值得一追。
说起来也奇怪,做这么精致,Sir反而没看出,主创有炮制史诗巨制的野心。
导演张永新接受采访说:
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历史正剧。
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是(司马懿)一家人的故事,整个三国时期的英雄都非常非常有魅力值……而我和吴秀波老师一直希望做一种温暖的历史,带有诙谐化轻松化的诉说模式。
它好就好在,做小。
把小,做到尽。
曹操饮的酒,一律是浊酒。只因东汉还普遍用土法酿酒,度数低,酒水浊。
反观今天其他历史剧,拍哪朝哪代,都用纯白酒/水糊弄过去。
上为《军师联盟》,下为战国剧《芈月传》合卺酒
还有,男主吴秀波为了真实的束发效果,当真……蓄了发。
拍戏之初用了很长时间去留长发……这是我第一次制作电视剧……马虎不得。
古装戏男演员真发上阵,发根分明,太少见。
除了服道化,演员都卯着劲给自己加戏,根据角色性格,设计小动作。
杨修抚下巴、司马懿习惯性弹眉,背后的深意啊,你们慢慢猜。
更不用说,演员入戏后,磕头磕到不要命。
魔鬼藏于细节,而这剧的魔鬼,很多藏在了“不值钱”的龙套戏里。
同样是射箭,有的剧在自恋。
《九州天空城》
有的在做样子。
《锦衣夜行》
有的,脸虽不露,但脸外的面积,什么眼神啊手劲啊,都是戏。
由于太使劲,手的血色都青了几个色号
对,这个弓箭手,毫无疑问是个群众演员,就来自《军师联盟》。
所以。
在Sir看来,《军师联盟》不仅是良心,更是一种态度。
一种“雕琢细小”的态度。
从立意到执行,从破题到笔法,从对白到表情,全程走心的态度。
必须说明,《军师联盟》引起的争议,Sir不是没看到。
针对史实改编,历史迷们和普通观众怼上了。
Sir能看到,史实粉对中国历史的守护情怀。
但从影评人的视角看,能拍出这样的历史剧,不易。
之所以难被认可,一来,怪它是历史剧。
讲史实,一般很难有《琅琊榜》那样的架空剧来得讨巧。
豆瓣网友@hinghman 发帖喷一星党
不改编照着拍,别人说你没事干烧钱;编得假编得傻,别人说你毁经典……
不怪观众,你拍历史剧,总要经得起考究玩味,又引得出心境共鸣。
一句话,从历史中来,到现实里去。
二来,还得怪它是历史剧。
在都市剧、玄幻剧成灾的今天,它不讨喜。
这么不讨喜的类型,非得出动牛叉的编剧,要不压不住。
所以,Sir想对那些抠字眼的历史迷说,较真,不必过度。影视与正史的真假界限,的确有一条金线,而《军师联盟》,踩得算准。
它有正经,有轻松;有历史,有变数;而人物性格也有继承,有发展。
要编得“像历史”,让观众看。
又要编得“有点不像历史”,让观众爱。
作为国剧良心《白鹿原》接棒之作,Sir最后给一句:
这个7月咱运气好,遇到了用心的国剧人。
这等功夫,一分一毫。
眼尖的观众啊,全看得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伍迪爱伦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