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感知,他人告知,逻辑推知,是三种提升认知的途径。吴军老师如是说。
“王乔,爸爸平时都是和你在图书里认识动物了解外界,明天爸爸带你去海洋公园看真实的动物。那里有走起路来笨笨的企鹅,躺在冰上懒散的北极熊,还可以看到聪明的海豚表演,想不想去?”女儿举起双手,转动身体,两眼放光,说了一声“想”,还特意把音调拖长。看的出来这是她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肢体语言。
我一向都是以成人的说话方式与女儿交流。她逐渐也能适应并抓住部分关键词,有时还出乎意料给你来点延展。
毕竟女儿还小,更多是想让她接触到具象化的事物。这样一是让平时书本上较为抽象的内容和具体的事物能够在她认知中重合;二是让她在抽象和具象自由切换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自从说了过后,女儿嘴里一直重复北极熊,北极熊……晚上毫无睡意。
我不能再容忍她了,对她说:“晚上是和爸爸睡还是妈妈睡”?她回答:“和爸爸睡”。我又问:“晚上是和妈妈睡还是婆婆睡”?她回答:“和妈妈睡。”我再问:“晚上是和爸爸睡还是婆婆睡”?她不假思索:“和婆婆睡”。我说:“好,那就去和婆婆睡吧”。她一脸懵,可能在回忆之前的对话。我当然不给她任何反悔时间,没有一丝多余动作,直接就被我放在了婆婆卧室的大床上……
国庆节第一天的早上,小雨、堵车、离目的地130多公里……这些现实问题都没有阻拦我带女儿去海洋公园的决心。雨即使再大,总有室内可以观看;路途再堵,心已在旅行的路上;距离再远,食物早已备够。还好,全程还算畅通,中午12点过就达到目的地。附近找了一家餐馆,没想到老板顺带还卖海洋公园的团购票。这样一算,节省下来的钱刚好够中午餐费。免费的午餐还真有。
先进水母馆,一方面死死赖在我怀里;一方面又想我按着她的意愿行走。结果就是一只手紧紧抓住我的衣服,一只手跟着自己的散乱的意愿瞎指挥。时不时还发出感叹词来表达她内心对美的震撼,到最后直接脱离我的怀抱,独自寻找她认为美的地方。
从水母馆出来,我们直接去海豚表演馆,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海豚在水里欢快的游玩,时而对这我们做个怪象、时而反转身体、时而停下来朝着我们吐气泡。每次海豚从我们面前游过时,女儿整个身体都会下意识往后靠一下。带有点紧张,带有点刺激,带有点兴奋。
节目结束后,又带她去看了海龟,企鹅,北极熊。有睡午觉习惯的她,根本没有表现出一丝困意,在她开心的笑容里我看到更多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兴趣和难得与爸爸妈妈一起游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