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我最敬佩的素儿老师发过的博文《我要做一名爱折腾的老师》深有感悟,又在昨晚的课上看了《好老师和好学生是折腾出来的》这一课,也是深有感悟。现在我把素儿老师发的博文和我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在素儿老师的博文里,素儿老师将“折腾”理解为学习、尝试、探索和改变,这无疑是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宝贵的经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素儿老师对于做一名爱折腾的老师的看法。
我不能领着孩子们看世界,但我可以把世界带进教室……
最近老师培训比较频繁,大家都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及时充电,不断更新,才可以做适合现在孩子的成长,网络下成长的新一代已经不是七十年代的孩子,但老师们仍旧是七十年代的老师,如果他们固守着原有的教育策略,务必会让我们的孩子成长背道而驰,老师可能会成为障碍,而不是推力器。
可是问题来了,经过培训的老师们只是心动,并不行动,难道是培训不接地气,还是领导不给平台,都不是,而是老师们没有建立教育'自我消化'的功能,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方式,已经安逸现有的策略。改变应该是自动,自修,自悟的一个过程,可是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自我挖掘的意识和觉醒,才可以主动担当教育的责任,勇于承担教育的重任。
敢探索,探索具有不可预测性,我们不知道探索中会出现哪些困难和挑战,不能确保一定会出现可喜的成果,但我觉得只要敢于尝试和探索,一定会有反思和觉醒,当你有了教育思考,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有所改变,但很多老师胆量太小,害怕尝试,即使做了一点点尝试,也会战战兢兢,看领导和同事的反应,稍有异样,便把曾经立下的教育理想之火熄灭,嘴上喊着各种口号,而行动出现了萎缩.仍旧走老路,那样可以确保安全,减少意外的出现。
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变革都要求我们必须有探索的精神,自立,钻研的探索教育新理论,在实践过程在中反思和提炼。
其实素儿老师说的这些,特别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身为一名老师,学习、尝试、探索和改变,这正是一个老师自身必备的东西,我们要运用这些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身为一名老师,教授学生的不光是课本里的知识,也不光要在课外延伸,加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所能够给学生的东西,正确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最重要的道德观念。
而不是要教学生特别多的知识,最后向学生宣传一些社会竞争压力大,竞争利益也大的相关的东西,使学生从小就在心中夹杂着追逐名利,互相攀比的心思。这样只能让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压力都会很大,因为他们所教授的,领悟的都不是什么正能量思想以及道德价值观。
今天早上看了一个纪录片,里面讲了安徽的一个小县城里的郭岳老师。郭老师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双眼失明,但是他为了学生,并没有放弃一生钟爱的教师行业。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他凭借自己原来的记忆,可以到学校任何一个教室,上下楼也不会摔到。
就这样他又坚持了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在这期间他不断的学习、尝试、探索和改变,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课更加生动,让学生听得懂。
我们做老师的,都应该像素儿老师和郭老师这样,既然做了老师,那就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爱一行做一行,而不是出于某种心态糊涂了事。这是对老师这个行业莫大的践踏,这样的人也不是老师,因为他没有负责到底的“园丁精神”。
我们不光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也要对得起学生,这样才不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