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了凡四训》17.了凡改号

你好,这里是小二书斋。

又见面了!今天我给你带来的是《了凡四训》

【原典】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记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译文】

自己要时时刻刻修养德行,不要做半点罪恶的事情。至于改变命运,那是自己积德祈求上天的事情。

说“修”,那么若有过错与坏事,都应当治疗并消除;

说“等”,那么哪怕是一丝的觊觎之心,一毫的迎合之意,都应当斩草除根。

到这个地步,直接进入了先天的境界,这样才是实学。你还不能达到无心的境地,但只要能修持《准提咒》,不必特意去记,也不必去数念了多少遍,不要间断,修持得非常纯熟,在修持时似乎像不修持一样平常,在不修持时却又如修持一样。等修到念头不动的时候,就灵验了。我最初号为“学海”,当天便改号为“了凡”:因为悟到了修身立命的学说,便不愿意再落到凡夫俗子的旧路上去了。

01.走正道,靠自身

努力过后就会有好结果,大概是小说或者热血漫画里才有的玩意儿,真实世界总是不好不坏,却不一定带给你最想要的结局。

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世界上还不存在,立竿见影的事——改变命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积累和勇猛精进。

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要达到一个完美的结果,或者说是能够让自己满意的结果,都需要一个过程。

(佛教中“业”,为身、口、意三业。身业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口业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意业如贪、嗔、痴等起心动念。)

根据自己的错误或者过失对症下药,把所有的错误和过失像祛除疾病一样除去,自身所有经过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坏习惯也一样要摒弃和改变。

认识错误并去改正,总是比什么都不做的好。哪怕改正会带动出各式各样的风险,相比于不改,改正总是更高尚的。

只有时时刻刻存养我们的德性,才会获得福报。——走正道。

真正成熟的人,总是不动声色地做了自己的摆渡人。

一切改变只能靠自己。人生在世,好的命运要依靠自己去创造和改变。尤其在巨浪滔天的困境中,我们应随时赋予改变命运的力量,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应付过去。”这样,你才能收获满意的人生。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的道路自己走,只有自己为自己奋斗,才能为自己创造美满的人生。

02.了凡改号

自从这一天开始就改号为了凡,“了”即明了、了脱,“凡”是凡夫。其意义是悟了顺从天命的道理,不再如同凡夫俗子一般为命运所拘。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古人的名是由父母所取,轻易不可更改,除了名以外还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了凡改号,也表示他,毅然决然抛弃了曾经的思维,不顾命运的摆布,立身做人。

(摆脱了从前的认知偏见,建立了多元的思维模式。)

好,最后咱们小结一下。

1.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

2.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3.无记无数,不令间断

我是小二书斋,感谢你的阅读和陪伴,下一篇见。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8,044评论 1 35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2,164评论 0 9
  • 安身立命之学:《了凡四训》2016-08-25 大般若宗书院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
    沧海一粟15阅读 1,221评论 0 3
  • 今天重读了一下第6章:建立培养人才机制。 拆分这个题目来看一下,人才从哪里来呢?无外乎两种,“输血”和“造血”。那...
    小豆芽Nice阅读 642评论 0 1
  • 超文本传输协议 通过HTTP或者HTTPS协议请求的资源由统一资源标识符来标识,以发布和接收HTML页面的方法为目...
    LittleWizard阅读 1,30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