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三分
今天值得纪念一下:南北第一次完整地讲完了一本书(之前也讲过或多或少,亦或和我们搭配着讲)还是一本内容很长的书叫《我爱幼儿园》。这本书可能讲了大半个小时,在其中我多次怕他讲不完,而且听的已经有点不耐烦,但在我的鼓励之下,他竟然真的讲完了(虽然是多口气)。真的很佩服他的坚持✊发自内心的想表扬他,他也异常高兴。其实我也不止一次发现,对了南北来说鼓励比批评奏效,虽然不能盲目的鼓励,但是今天这件事让我知道不该再吝啬对孩子鼓励,让他有成就感就是学习的最佳动力。这本来是我今天的小小反思,后来与交流到跟孩子读书的问题时又多了点小思考:
其一就是孩子的形象思维真的很奇妙,是否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抽象的太早。南北再讲到莱昂先画了一会儿画,接着又捏了捏橡皮泥时问我,妈妈,为什么只有画画的图片,捏橡皮泥的在哪?我解释说,说上画不下了,你可以边看文字边想象画面。这就让我想起我曾经教一年级数学时有一道题:大概是一棵树上画了3只鸟还有几只部分隐藏,数学信息给的是树上有5只鸟,另外天上还飞2只,问一共多少只鸟?班级里有孩子只看到了画面上的3只,结果写成3+2=5。我当时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孩子的形象思维永远大于抽象的东西,更有甚者就是我当时的那个学生,认准图上有3只,你怎么跟他讲5只都木有用……我用这个例子跟南北解释为什么图上没有捏橡皮泥的画面,他总结为:你说树上有5只,天上有2只,可是树上只画了3只,那我真是懵圈了……我当时瞬间觉得,我们觉得这么浅显易懂的东西,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背离了他们的思维模式,是不是很多时候,你与孩子与学生的教育都是这样的呢?孩子的纯形象思维我们真的要好好保护,过早的抽象并非他懂了,只是莫名其妙的被动接受而已,那这样是不是悲剧的开始呢……
其二呢是在陪孩子阅读过程中家长提问发散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阅读?我因看了一些专家书上称不要打断孩子,让阅读成为纯粹的阅读,也不要带有功利心,总想用各种问题考验孩子。但其实我始终觉得不管是谁,说的任何权威都有待个体认证,而且绝不能照搬执行,尽信书不如无书嘛!读书确实就是读书而已,但是孩子看到的知识毕竟是散乱的,需要家长结合实践(一定要有实践基础)去整合去发散。跟我分享他在给南北讲《奥斯卡的小红船》时讲到奥斯卡到海中去放小红船时,走到一定的距离回头看他爸爸,爸爸点点头,奥斯卡就依依不舍的与小红船告别了……想起我们在苏梅度假时,南北在海边玩,走到一定的距离就提醒他不让他再往前走了,问南北奥斯卡为什么看爸爸?南北一下子联想到说是在告诉奥斯卡不要走了,可以回来了,前面有危险了!接着说这时的奥斯卡虽然很舍不得小红船但是还是回头走了,像不像你刚刚收车时的场景。(和南北约定玩到7点30收车,到了时间,南北一边喊着不要嘛,我还要在玩一会嘛,一边把车往筐里扔)虽然舍不得,但是要遵守规定!南北深表认可的点点头……像这样的还有很多,用我们语文课堂上的词叫联系生活实际(一到这个话题同学就都沉默了)反思为什么,是他们生活中没经历过吗?更多应该是没把生活中的经历和文章的情景串联到一起。其实仔细发现,每本书每篇文章中都有可以与生活串联的点,孩子的思维方法和模型是否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呢?与的聊天中我意识到,书本的知识是散落的知识点,而生活实践的经验(不要觉得小朋友没有经验,孩子往往对生活中的事物更加敏感)是能够把这些知识点串联成画面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进而衍生出创造的火花。而不是呆讷的被动接受。又一个小反思,为啥班级里有的孩子你在教他这个时他会了,可是过段时间就忘了,或是在学习那个时和这个就混淆不清了……原因应该就是他的头脑中没有这些知识的串联过程,而且我觉得这个串联过程就像是一种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已形成体系,就是在书本和生活经验中不断的穿插验证理解反刍,那这件事情的第一执行人就是父母,所以为人师任重道远,为人父母更是砥砺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