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明确我们的价值观——为什么而教,这关系到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有人将其形象地比方为教学的产品,那么我们的产品究竟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的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鉴于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进行有意识地选择与取舍,课堂实践上要以学定教,因势利导。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找准一节课的教学价值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理解知识。要理解知识,首先就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内涵,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同化理论和激活理论,找准知识的交集点,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使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正促进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有效建构。
其次要明确知识的类型及掌握方式。当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与之对应的学习方式是理解与探究、操作与体验、反思与感悟等。只有明确了知识的类型,才能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然,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应当是有意义的,有深度的,有助于深度学习的。
再次,教师应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背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只要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才能坚守数学本质,实现深度教学;只有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才明白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才明白知识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生长的过程。
二是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读懂学生的需求,读懂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只有理解了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才能是扎实有效的。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存在着个性差异及认知差异。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个别地对待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需求:探究的需要,对话的需要,获得认可的需要等。我们应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保持足够地洞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的课堂,应努力地帮助学生进入良性的教育学循环,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越学越想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当学生对学习具有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当我们深刻地理解了知识和学生,就能设计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好的课堂教学总有这样的关键词:专注、兴趣、高效。有探究兴趣,思维的火把才能被点燃,学生才能保持专注,努力思考,自主建构,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被唤醒,没有被点亮,黯淡无光,那么即使老师有再高超的专业本领,再精妙的教学设计,再涛涛不绝的自我陶醉,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此外,“亲其师则信其道”,我们还要与学生建立美好的关系,与学生建立生命的链接,用《小王子》中的话来说,就是相互地“驯养”。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是他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下,我们才能营造出润泽的教室,聆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记我们为什么而出发。”当我们挣扎于“怎么教”和“教什么”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教”。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总之,让知识散发迷人的魅力,让生命产生共鸣实现可持续地发展,才凸显出我们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在教学的“生产”中,看到风景,收获心情,实现目标,创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