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变”意味着不断推陈出新,事故鼎新。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发展进步,改革的一步步深化以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等种种现状都在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不断变革。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更重视自主创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方式,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开辟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只有紧紧跟踪并把握科技前沿变化,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夯实产业创新的基石,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大船才能行稳致远。
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创新产业“热辣滚烫”、欣欣向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纷纷涌现,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新能源汽车率先打破技术壁垒,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超过60%,形成了极具韧性和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事实证明,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前途广阔。
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科技领域成功引进一个领军人才,往往会带来一个工作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搭好筑梦台,逐梦人自来。要有更多的人才,就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推动人才发展和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大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产业创新落到实处,关键在企业。企业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主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今年将支持龙头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并将着力引导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鼓励先试、首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通过推动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支持领军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企业会在“如鱼得水”的创新创业环境下“鱼跃龙门”。
行百里者半九十。从无到有、破旧立新的创新之路,注定道阻且长、充满激流险滩,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闯关夺隘的勇气。瞄准制造强国的目标,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抵御短期波动,矢志不移搞研发,在厚积薄发中赢得长远发展;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攻坚克难、冲破险阻,努力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