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陈嘉玲,
妳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忘记这辈子其实很长,
长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来,
作梦又醒过来;
妳又是从几时开始忘记了,
这辈子其实很短,
短得妳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
没时间再去讨厌妳自己。」
这段话是《俗女养成记》中最后一集陈嘉玲在找到自我,与自我和解的时候对小时候的陈嘉玲,也就是对自己所说的。
前几天刷剧的时候看到《俗女养成记》,评分很高,看到简介说这是一部女性成长史必看的剧,于是便点进去学习一下。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剧名的时候就扼杀了我想点进去观看的欲望,相信很多人也会如此。其实不然,“俗女”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淑女”的反面,普普通通平平无奇;另一个则是敢于做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凡,与普通的自己握手言和。
就如同剧中的陈嘉玲一样,在台南出生长大,后来去台北闯荡了近20年。已经39岁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龄“俗女”。她既没有大富大贵的家庭,也没有花容月貌的颜值。而且她唯一“擅长”的事情,就是在拍照的时候闭眼。
二十出头的我,在刚开始看的时候其实很难有代入感,甚至觉得为什么会有人把生活过的一团乱麻。剧中的陈嘉玲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做着在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老板特助,实则却是事无巨细的麻烦事一堆的全职保姆工作。因为在大学前任婚礼上的醉酒,冲动之下和谈了四年,同居三年半的男友求婚。订婚之后,男友及其母亲的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操作让陈嘉玲逐渐喘不过气。冷静下来的陈嘉玲最终辞去了工作,也和男友分了手。她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健身,追剧,喝酒,一个人自由自在。但是很快她又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而她也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屡次碰壁,后来被弟弟拖回家乡台南,回到她的朋友和家人身边。
在陈嘉玲一次又一次回想自己的年少时光,却也让我忍不住感叹,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她真的一眨眼就到了四十岁的年纪,她也真的和现实生活一次次肉搏,而后一次次妥协。但是小时候的她,真的可爱活泼又聪明。
小时候的陈嘉玲是被父母、阿嫲、阿公深深爱着的。她会认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而离家出走,被焦急的父母、阿嫲、阿公找到后确认自己是被爱着的而放心。她也会因为叔叔回来描绘的宠物美容院所吸引,偷牵邻居家的小黑狗,用阿嫲的香水来给狗狗洗澡。她还会偷偷扔掉发臭的咸鱼、饭团里的蟑螂蛋,偷偷倒掉难喝的中药,最终也没有躲过偷偷吃冰导致的肚子痛。她的家庭一直是充满着爱与包容的。就像二姑姑突然悔婚,阿嫲得知二姑姑是被男方羞辱后,说“不嫁就不嫁了,大不了我养你一辈子”;叔叔在外欠账,即使阿公很偏心叔叔,爸爸也会因为是一家人而包容叔叔,接受叔叔。
最终,陈嘉玲在最后一次的面试中,被面试官提出的“你认为快乐是什么?”的问题点醒了,陈嘉玲准备回到家乡台南,回到充满爱的家庭里,回到被朋友家人爱着的地方,她也同样接受了平凡普通的自己,与自己和解。
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其实恰恰在于它其中的一个个“俗事”。“俗”即普通、平凡,但却又包含了世间大众的百态。做一个“俗女”没什么不好,而且我们都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普通,要学会跟自己握手言和,要学会爱这个可爱的自己。
成功并非人生唯一的评判标准,最重要的是,不管几岁,我们都要永远热爱现在的自己。毕竟,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