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叶缘的形态有全缘(如:玉兰、樟)、波状(羊蹄)、皱缩状(羽衣甘蓝)和齿状(叶片边缘不齐,裂成齿状的叫齿状缘(连钱草)。
这次,咱们接着说叶缘的形态:缺刻。
叶片边缘不齐凹入和凸出的程度较齿状缘大而深的,称为缺刻。缺刻的形式和深浅又有多种。依缺刻的的形式分有两种情况:一是裂片呈羽状排列的称为羽状缺刻,如茄子、台湾翅果菊、野艾、蒲公英、荠菜、茑萝等植物的叶;另一种是裂片呈掌状排列的,称掌状缺刻,如八角、枫香、西番莲、梧桐、悬铃木、蓖麻等植物的叶。依裂入的深浅又有浅裂、深裂和全裂三种情况:浅裂也称半裂,缺刻很浅,最深达到叶片的二分之一,如茄、八角枫、梧桐树的叶是等植物的叶;深裂是缺刻超过二分之一,缺刻较深,如果野艾、西番莲、荠菜的叶;全裂也称全缺,缺刻极深可深达中脉或叶片基部,如:如茑萝、头叶蛇葡萄等。因此,羽状缺刻和掌状缺刻都可根据缺刻深浅再划分为羽状深裂掌状浅裂等。
注:本文内容来自马炜梁老师的《植物学第2版》
附网络上其他叶缘形态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