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第二日,始于烟台山的晨光。这座海拔仅41.6米的小山,藏着厚重的过往——明清的烽火台曾在此守望,1844年开埠后,又成为17国领事馆与洋行的聚集地,堪称福州最早的“潮流地标”。
踏入烟台山,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每一步都似在与历史对话。路旁老房子错落,斑驳红砖墙、雕花木门框,静静诉说着往昔繁华。阳光透过枝叶洒下金色光斑,给这片“万国建筑博物馆”蒙上梦幻滤镜。美国领事馆旧址的典雅、闽海关税务司官邸的庄重、荷兰领事馆的独特,每一幢建筑都是一段鲜活的故事,我不时驻足,在雕花与造型间,遥想当年这里的热闹景象。
走到乐群路尽头,烟台山公园宛如世外桃源。绿树成荫,亭台错落,诗意漫溢;下山后转入商业漫步街区,现代气息扑面而来,新旧风格碰撞却又和谐相融。只是今天36度过热了,午后暑气渐盛,我们先寻店用餐,亲家母与妹妹随后由女婿送回宾馆休憩。
下午,我与女儿、宝宝前往上下杭老街。这里一边是时尚店铺、精致咖啡馆与创意手作店,年轻人穿梭其间,或品美食、或挑好物、或拍打卡照,满是青春活力;另一边,古田会馆、永德会馆等商帮旧址静静矗立,见证着闽商“以商行善”的精神,清末民国的红砖骑楼、拱形石桥交织,勾勒出独特的“万国建筑博览”景致。漫步河畔,“桨声灯影三捷河”的江南诗意,让人沉醉。
傍晚时分,我们到乌山与女婿汇合。这座海拔84米的山,因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呈黑色而得名“乌石山”,与于山、屏山成“三山鼎立”之势。我们从林则徐纪念馆旁的入口上山,广场上“乌山”二字刻于巨石,左右石阶引向山间。山间核心建筑乌塔,为五代闽王王延曦重建的“崇妙保圣坚牢塔”,八角七层,高34.74米,壁刻46尊佛像,是福建现存最早大型石塔,与于山白塔成“双塔相映”胜景。
乌山绿植繁茂,乔木、灌木层层叠叠,沿石阶而行,尘世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累了便有石椅凉亭歇脚,山不高,半小时便可登顶。山间奇榕怪石随处可见,276段摩崖石刻更是珍贵,篆、隶、楷、行、草各显韵味。
待我们登上山顶,恰好遇见一场绝美日落,漫天霞光染红天际,为这一天的福州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