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挺流行,作为一个大学毕业,距离刷题时光已经十分遥远的90后,我也忍不住去了解了一下这个词的由来。
我读中学那年代,可没有什么“小镇做题家”,只有能考上大学的优秀学生。
所谓“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刷题,最终考上985、211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他们往往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沉浸在过往优秀的成绩里,成为高分低能的代表。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
小镇做题家,总比那些连题都不会做的人强吧。
我并非生长在小镇,也很不爱做题,应该不能被算作小镇做题家了,可我依然有很多很多不了解、没接触过的事物。
不只是我,所有人都一样。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某次老师提起她读初中的孩子,现在学习地理 ,都用的是vr眼镜,寓教于乐,孩子们会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Vr眼镜,我以前都没听说过。
我读初中的时候,能有个地球仪就美滋滋了。
人的经历和见识都是随着成长不断积累的,有的人天生有优越的条件,接触到了更多的事物,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可有的人,可能连补课的钱都是父母省吃俭用而来的。
可那又怎么样呢?
以前不曾见过,以后可以了解。
做题,也不过是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
小镇做题家怎么了?总比那些连题都不会做的人强。
大姨的女儿,从小受的便是所谓的精英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暑假寒假出国旅游。
大概是太早见到了世界的精彩,她不爱学习,只爱化妆,即使北京高考分数如此的优惠,她也依然没能考上大学。
有个同学,便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
迈入大学校门后,他也有过迷茫,可他很快找回了状态,依然努力,依然向上。
而他告诉我,他还有个哥哥,从小觉得学习没用,初中毕业便去打工,现在在老家的煤矿工作,赚不了多少钱,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也就二十几岁,看着像四十岁一样。
他说还是读书好,还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好。
而那些熬夜苦读的日子,便是他来到北京的敲门砖。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然好,可是有的人,或许并没有那样的机会。
还有一些人,机会是有了,却没有珍惜。
做题只不过是小镇孩子走入大城市的途径,并不值得一说再说。
哪有什么小镇做题家,有的只是一个个想要得到更好生活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