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新年快乐。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去贴春联。网上和大集上购买的春联,简单的裁剪后,用双面胶粘上就行。都是些吉祥话,也不用怕贴错。实在不行就随便贴个福字,沾点喜庆的意思。
回想三十年前,那时候村里还很穷,哪有人舍得去买春联。都是去商店买两张红纸,带一盒烟,找个会写字的人随便写几副。
父亲那时候年轻,喜欢写写画画,所以到了腊月,就准备好了墨水,等着写春联。一张纸,经过折叠后,可以凑出四五副春联。我们这里的春联分为三部分:一副对联,一般是长条形的山下七个字;一副门心,一般是长方形的,大都是七个字,不过写大门的花可能会写大字,一列五个字;一个横批,四个字。
父亲会在每个人送来的红纸上做个标记,用来区分。我跟哥哥就打下手,帮他按下纸,写完了拿到地上去晾晒。一家的晾晒在一起,等墨水干了,就卷起来。那时候人们家里房间少,一家也就几个门需要贴春联:大门,堂屋门,偏房门,猪圈。整套春联包括:大门对联,五字大字门心,横批;堂屋对联,七字小字门心,横批;偏房对联,八字单门门心,横批;猪圈对联,小字四字门心,横批;床头,身体健康(两个);其他的,“本音外音”和“天地牌”是蝇头小楷,需要放在供桌上;“吉星高照”贴在房屋外壁上,“春光满院”贴在院内树木上,“青龙大吉”贴在水井或水龙头处,“出门见喜”贴在院门外对着大门的地方,其余还会写一些大大小小的福字,贴在家具香台上,最后是“酉”贴在米缸面甏上。
卷起来的春联如果人们长时间不来拿,父亲就会让我跟哥哥给他们送过去。村里老人识字的少,拿到春联就照着感觉贴,贴来贴去就贴出了笑话:某个大爷,将“看槽头六畜兴旺”给贴在了堂屋门上!送春联的我们又多了一个帮忙贴春联的任务。每次出门,哥哥端着一锅用陈面打的浆糊,我拿着春联,到了每一家,从堂屋开始贴,一直贴到大门口。
贴着贴着,需要我们帮忙贴春联的人越来越少。春联也开始变得凑合起来。猪圈没了,改成了卫生间,那就贴个福字吧。院子和墙壁上没有“吉星高照”,那就不贴了。最后门心也用一个福字代替了,那些如同诗句的对联渐渐只剩下了几句吉祥话。
今天贴完春联,晚上响起了各种烟花爆竹的声音。新的一年,祝你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