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我的原动力

之前无意间刷看到了董宇辉说的这么段话:"闲的没事跟别人志气,把自己的经历浪费在别人身上,毫无意义好吗?修炼自己、成全自己、过好自己。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怎么活这一生,请你记住向死而生。因为你知道人从生下那一刻,其实就在不断的走向死亡。坦诚来说,虽然话不好听但是事实嘛。直到你终将逝去这短暂而宝贵的一生,你就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度过你的每一天。修炼自己成全自己过好自己。有余力的话爱身边的人就行了!"

当时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一个词"向死而生"!这个词几乎震撼到了我,死亡对每个人都是极恐惧的,设想在过几个月会死掉,那在这之前你会做什么,好吃等死吗,我想不是的,那恐惧的心理会占满你的每一个角落,会让你每天都比还可怕,只有有事情做了,忙碌起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才不会辜负余生。

可当时只是震撼到了我,却没有实质性的行动,计划好的事情又搁浅了,虽然也完成了几个任务,但离我预估的还是有一定距离。直到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那个梦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到现在有时候还想哭。觉得梦里的我好可怜,好在最后有人救了我。

首先先说明一下,梦都是很奇特很富有幻想的哈。这个梦主要是和家人还有一个朋友在空中游览着天空中的美景,好像还乘坐着类似好神奇的一块板子,哈哈。我的家人在我的身后聊天,他们的旁边还有一个朋友,我自己坐着,周围没有挡板,当时的天空好美,可突然板子倾斜了,我开始慢慢的下滑,高空万里,马上就要滑下去了,然后我不停的喊救我啊,救我啊,可我身后的家人还在愉快的聊着天,我已经开始要坠落了,感觉已经坠落了,这时候一个朋友突然喊快救她啊,家人听见了于是才一起过来拽住了我的手,最终把我救上来。

我至今还能感受到坠落到空中的那种恐惧。我会死掉了,没人救我。那种极恐惧的感觉,还有家人对我的袖手旁观,直到发现良心过不去了才救我。如果当时没人救我不就直接从高空坠入谷底。真是好可怕。

好在现实生活里,我的家人都很爱我,在我最艰难时期支持着我,我非常感恩。但从高空跌落谷底的那种认知觉醒,只能靠自己。只有在低谷,在最无助的时候人们才会体验那种挫败,那种无助,也往往在那时候人们才会觉醒。才会重启人生,精进人生!

如果现在有事情让你绊倒了,那就意味着你的修行开始。在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稍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龙应台-

人这一辈子有三次觉醒:接纳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只有你成长了,你才会像小太阳一阳暖暖的,温暖着爱你的人和朋友!

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我们应该还记得蔡磊吧,原京东副总裁,现在是一名渐冻症患者。在被通知得了不治之症和所剩时间不多,生体每况愈下,还一如反顾的投身到渐冻症的治疗和药物的研发上。

1972年,17岁的乔布斯,读到一则格言,“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乔布斯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乔布斯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我想这都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力量。

向死而生是指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哲学理念。他在书中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之所以提出“向死而生”这个重大的死亡哲学概念,其实是站在哲学理性思维的高度,用重“死”的概念来激发我们内在“生”的欲望,以此激发人们内在的生命活力。这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因为海德格尔很清楚地知道,以人贪恋欲望满足的本能力量相比,不在思想上把人逼进绝路,人在精神上是无法觉醒的。一个在精神上无法觉醒的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最多也就是体现了存在者自身在世界这个“大存在”中的“小存在”。(出自百度文学)

自己淋过雨就想给朋友撑伞。这篇文章可能有些沉重,当你迷茫的时候,当你坚持不下去点时候,那就请记住向死而生!

清晰了目标,就开始行动吧!只要开始就一切都不晚!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他独特的意义,提前播种,静待花期!

就像《老妓抄》里说的:死之上,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花。那就用这样的心情,把自己的生,殉给喜欢的事情吧。

最近一直在听《向云端》。歌词写得好,唱的也好。

摘抄了一部分歌词/

如果你很难过

不如先收拾你的房间

别再辗转反侧

等会儿阳光会照在你的旁边

没洗的别再攒着

换个新的发型买个好看的包

压抑焦虑心情忐忑

就去养只爱你的猫

不是不如意

也许你并没围着自己的赛道走

你真的很美丽

为什么常说自己的外貌丑

或许你像我一样很胖

生活让你感到卑贱

那么当你听到这首歌的时候

选择与我共同蜕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