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余光中
谁的人生,不曾感到路途艰难,苦不堪言?
谁的人生,不曾经历世态炎凉,雨打风侵?
谁的人生,不曾跌入谷底,在黑夜痛哭?
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11岁的贵州大山里的少年,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答案。
父亲去世,哥哥姐姐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失常——这,就是这个少年面对的一切。
他有一百个理由选择放弃。但是,他选择了独自坚强。
没人种地,他把土地出租,供自己和母亲生活。
母亲不会做饭,他自己烧柴煮粥,再一口一口喂母亲吃。
没有钱,他去捡垃圾,拾废品,去工地搬砖,挣点零花钱。
没有菜,他去捡别人的剩菜吃。
但是,再苦再难,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他小小的年纪,就认定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小升初,他考了全县第三名,免费入学一所民办初中。
怕疯娘乱跑,他干脆背着疯娘去上学。没有地方住,他自己动手在山坡上搭建窝棚,在地上挖灶支锅,作为自己和母亲的栖身之所。
三年苦学后,他又背着疯娘去上高中。人生地不熟,他四处寻找住处,甚至还住过猪圈。猪圈四面透风,他找来塑料袋围上,抵挡风雨。
苦心人,天不负,守得云开见月明。他终于考上了山东临沂大学。大学见他情况特殊,给他安排了勤工俭学,帮他们娘俩安排了宿舍。
“千里背母去上学”。从此,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这个少年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叫刘秀祥。
大学毕业,很多公司给优秀的他抛来了橄榄枝。但是,他的选择却再次让所有人沉默——他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教师。
他从大山里来,他要回去告诉大山里的孩子们:有梦想,才有改变人生的力量。
事实上,在上大学期间,他就把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寄给家乡的三个一起捡垃圾的小伙伴,资助他们的生活。
当上教师后,他经常家访,劝说失学儿童的父母让孩子复学;他也曾去网吧,去工地,劝回不想读书或者是贪玩的孩子。
为此,他先后跑坏了八辆摩托车,劝回了50多名退学的孩子。他所教的“问题班”的孩子,几乎全部考上了大学。
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后,有的工厂企业想请他做演讲,开始,他都拒绝了。当他知道做演讲有报酬时,再有来邀请他演讲的,他答应了,条件是:做一次演讲,工厂要资助6名失学儿童。
刘秀祥,因为他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能力,先后被评为“贵州第一孝子”“中国好人”“最美教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谁的人生不曾跌入谷底,谁的人生不曾黑夜痛哭?
怨天尤人,是弱者的借口;只有生活的强者,才能做一颗暗夜里不改颜色的孤星,放射出坚定的光芒,照亮前路,也照亮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