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青春岁月

第二章(1)

父亲,姓凌名达珺。“凌”者,冰也;过冷,必趋于孤单,是故,应侧重于“凌”字的升华之意。“达”者,有通达,透彻之意,是一种唯有不懈追求,方可临近或达到的境界。“珺”者,美玉也,可喻为贤达高尚之人。由此可知,祖父为父亲取名“凌达珺”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待。时年,凌达珺年方十六岁,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再越数十年后,便成了我的父亲。中国历来就有“龙生龙,凤生凤”之说。殊不知,普通人自有普通人的情怀,生于底层未必品格卑下。君不见,铺陈高人故事,会让人感到高不可攀;敷衍悲剧人生,又会教人悲天悯人,心有不忍。或为哗众取宠,摇尾乞怜,而浮词曲说获得一时宠信也未可知。是故,窃以为:永恒藏于平凡。那些不为任何臆想左右的平凡人的平凡人生才是生命的真传。

时至清晨,曙光推走了夜幕,唤醒了沉睡的大地。W中学的知青们怀揣着时代赋予的信仰,陆陆续续登上了一辆辆破旧的敞篷大卡车。校园里,送行的亲友三五成堆,星罗棋布。有的微笑,有的抹泪,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始终昂首对着车上的孩子,演义着现实版的“临行密密织,意恐迟迟归”。不过“织”的不是衣服,而是千言万语的嘱咐。在亲人和即将启动的车辆之间,知青们,一个个若有所失,若有所得,仿佛快要出阁的新媳妇,又仿佛即将出征的新战士。一片依依惜别的情形中,唯有凌达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他的父母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请假来为他送行的。一是,他自幼被丢达(方言,意:不管不问)惯了;二是,该交代的,在家里已经有所交代了。不过,他的行囊确乎简单:三横压两竖的背包内,规规矩矩地夹着一双洗得发白的黄面黑底的军用鞋,不仅结实,看起来也很顺眼。这是凌达珺专门请来一位复原军人手把手教自己梱扎而成的。另一件行李,就是他心爱的军用挎包了,基本还是新的,是那位兵哥哥刚刚送给他的。里面装着几本好书、笔记本和一些洗漱用具。总之,凌达珺与他的同学们无论如何都必须告别课堂,告别天真,告别家园,踏上独立生活的第一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创作动因: 60——70年代,一大批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奔赴农村,与当地的村民同甘共...
    620f9c24c38b阅读 3,508评论 2 1
  • 一、创作动因: 60——70年代,一大批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年轻人,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奔赴农村,与当地的村民同甘共...
    620f9c24c38b阅读 1,872评论 0 0
  • 看来,上天一心要顺遂我的心愿,不然,塔娜不会在这时突然出现在回廊上开始歌唱。她的歌声悠长,袅袅飘扬在白云与蓝天之间...
    小红_3221阅读 1,176评论 0 0
  • 松江水向东, 燕雀舞长空。 天地无邪气, 诗词有古风。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须工。 角徵宫商羽, 中华韵律通。 ...
    玉树麟花阅读 2,540评论 0 1
  • 黄浦经侦,警情通报前一天。夸客法务倪寅将夸客大股东实控人大长江等相关资料复印件上交给你们,你们证据收了一年了,为什...
    9863b9df7be2阅读 1,15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