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多了就不顶用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兴起了一股写鸡汤的浪潮: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你对自己的懒惰下过狠手吗”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大部分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鸡汤文这个东西,类似医学上的安慰剂,不能真正治病,只能给你些安慰,让你感觉,一切似乎好了起来,至于是不是真的能改善病情,看个人的造化。
所以我不喜欢鸡汤文。
它太容易夸大努力的作用,让你以为只要笔耕不辍就能成为海明威;只要肯想肯干就是下一个马云;努力工作三年,北京买房不是梦。甚至于举出许多名人的例子,张艺谋卖血买相机终于成为国际名导;俞敏洪三次才考上大学,后来创立了新东方;林丹摔坏了无数球拍,终于成为超级丹……
可是鸡汤文不会告诉你,张艺谋除了会卖血,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毒辣的眼光;俞敏洪除了勤奋还有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和出国热的时代大背景;而林丹更是天才型选手。把一个故事掐头去尾再讲给你听,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这不是鼓励,是欺骗。
但我能理解需要鸡汤的人,因为我也需要过。一无所有的时候,遭逢变故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鸡汤更像一副止疼药,被生活伤害地太久了,喝一碗,感觉还能再战三百回合。
可是不是真的能再战三百回合,不是鸡汤决定的,是自己的实力决定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低开高走,最后胜利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欢呼,都在歌颂,女排精神,天下无敌。可是郎平教练是冷静的,“取胜不能光靠精神”。是的,我们不光有精神,还需要技术,还需要实力。
鸡汤就像止疼药,别喝太多。说白了,只有被生活伤的体无完肤的人,才需要借助鸡汤恢复一点精神。而这样的人,最需要的恰恰不是鸡汤,是方法和实践。你想成为海明威,至少要先了解他的作品为什么伟大,他擅长什么风格,他喜欢传达什么理念,他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哪里。然后问一问自己,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些标准,再去向着目标努力。你想工作三年就买房,先看一看自己所在的行业是新兴行业还是夕阳产业,未来会朝着哪个趋势发展,行业里有哪些大牛,他们在你这个年纪正在为工作做哪些努力;看看本市的房价,只靠工作收入能不能跑得赢房价,是一门心思在自己的岗位上深耕细作还是成为斜杠青年多线发展,无论哪一种,都比盲目的努力更容易早日实现你的目标,达到财务自由。
所以,努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相信只要努力了就什么都可以。鸡汤只能让你好受一点,实力才能带你走出困境。而喝了太多鸡汤的人,更容易对结果过分看重,赢了豪情万丈,输了一蹶不振。赢就靠实力扎扎实实地赢,输也洒脱体面地认,不要输了之后又哭哭啼啼,“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对不起,我不想知道。强者一般气定神闲,而靠鸡血强撑精神的人,通常只挥舞了几下拳头,就败下阵来,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