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23性恶篇诗解2本性非学善者礼让
题文诗:
孟子有曰:人之学者,其性善也.吾曰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本性,而不察乎,性伪之分.
性者天就,其不可学,其不可事,而在人者,
谓之天性.礼义也者,圣人所生,所学而能,
所事而成.在人谓伪,伪者人为,是性伪分.
今人之性,目见耳听;可以见之,明不离目,
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耳聪,不可学明,
不学而能,不虑而知.孟子曰之:今人性善,
将皆失丧,其性故也.吾曰不然,若是则过.
今人任性,放纵情欲,生而离朴,离其天资,
必失而丧,天真本性.用此观之,人性恶明.
所谓性善,不离其朴,而美之也;不离其资,
而利之也.资朴于美,心意于善,若以见之,
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耳聪.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人之情性.
饥不先食,将有所让;劳不敢息,将有所代.
子之让父,弟代乎兄,此二行者,反性悖情;
乃孝子道,礼义文理.故顺情性,则不辞让.
用此观之,人性恶明,善者伪也,善在人为.
【原文】
孟子曰<1>:“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2>,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3>。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
〔注释〕 <1>孟子:即孟轲。 这里的引语,不见于今本《孟子》。《孟子·告子·上》说:“人无有不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旨意与此相似。 <2>及:达到,够。 <3>事:从事,做,人为。
〔译文〕
孟子说:“人们要学习的,是那本性的善良。” 我说:这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不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大凡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能学到的,是不可能人为造作的。礼义,才是圣人创建的,是人们学了才会、努力从事才能做到的。人身上不可能学到、不可能人为造作的东西,叫做本性;人身上可以学会、可以通过努力从事而做到的,叫做人为;这就是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的区别。那人的本性,眼睛可以用来看,耳朵可以用来听。那可以用来看东西的视力离不开眼睛,可以用来听声音的听力离不开耳朵。眼睛的视力和耳朵的听力不可能学到是很清楚的了。
【原文】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也<1>。” 曰:若是则过矣。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2>,必失而丧之。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使夫资朴之于美,心意之于善,若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3>,故曰目明而耳聪也<4>。
〔注释〕 <1>将:犹“必”。一说“故”下当有“恶”字。一说上句“性善”当作“性恶”。 <2>朴:质朴。资:天资,指所谓天生的才能、性情。 <3>使:犹“夫”,提示之词,参见《古书虚字集释》。 <4>“所谓性善者……故曰目明而耳聪也”一段,有争议当在“若是则过矣”之后 。
〔译文〕 孟子说:“今时人性的善良,必都是因为丧失本性的缘故。” 我以为,若这样说那就错了。今人之本性,必然因为生来就离弃质朴和天资而丧失掉。由此来看,说人性为恶就毫无疑问了。所说的人之本性善良,因不离弃质朴而美好,因不离弃天资而获益。这天资、质朴与美的关系,心性与善良的关系,如同能看得明白须离不开眼睛,能听得清楚须离不开耳朵一样。因而说,有目才能物明,有耳才能声清。
【原文】
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1>,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1>“劳”下承上省“见长”两字。
〔译文〕 人的本性,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就是人的情欲和本性。人饿了,看见父亲兄长而不敢先吃,这是因为要有所谦让;累了,看见父亲兄长而不敢要求休息,这是因为要有所代劳。儿子对父亲谦让,弟弟对哥哥谦让;儿子代替父亲操劳,弟弟代替哥哥操劳;这两种德行,都是违反本性而背离情欲的,但却是孝子的原则、礼义的制度。所以依顺情欲本性就不会推辞谦让了,推辞谦让就违背情欲本性了。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邪恶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