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活在当下并不容易,但是看起来好像也蛮简单。记得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是活在当下的话,又能活在哪里呢?
应该不止他自己有这个疑问,我曾在深夜里跟人探讨过这个问题,记得曾经办过一个补习班,第一次做没什么经验,几十个暑假生囊括了三四个年级,最小的补习班只有几个人。但是人招来了总得开工,加上吃住,一番折腾下来,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其实根本算不上赚钱,但是也不能说亏,毕竟桌椅空调什么的都在那放着。
那些不动产一动不动,见证了补习班的始末。
其实如果第二年继续做的话,是会盈利的,但是谁都没有这么去做,团队一旦解散了,人就很难再聚起来。后来我跟合伙人谈到这件事,两个人都说如果当时有针对性的去选择的话会更好一些,但是以我们当时的认知来说,能招到几十个人就已经是件很不错的事情了,所以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嗯,对过去不遗憾,是活在当下的一个首要前提。
有很多人每天都在悔不当初,但是好像没什么用。那些悔恨都是建立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之上的经验之谈,于往后的人生有利,对当时发生的事情无益。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不可能以后来的经验和心态去评判当时已经做过的事情,这对谁来说都不公平。
按照当时的经历和认知程度,其实是做不出现在能做出的那些选择,就算再选一百次也还是一样的结果。一直就这么纠结在过去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生命本就是一场体验过程,在不断犯错中修正方向,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我。
人向来不是一种能太容易满足的生物,没饭吃的时候想着吃饱,吃饱了的时候想着吃好,欲望和现实总存在着距离,好高鹭远和脚踏实地是两回事。士兵突击里面有句话我蛮喜欢:没有功德圆满,也没有一步登天。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心甘情愿的掖着藏着,所以能出奇制胜的也不会是大部分人。
所以活在当下就变得尤为重要。
除了悔不当初的过去,还有让人忧虑的未来,好像这才是人生常态,那些焦虑,悔恨,不安等各种情绪叠加到一起,拼凑出一个看起来完整的人。
嗯,只是看起来完整。
能掌控情绪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处于那些负面情绪当中的,一个完整的人必定是一个可以掌控情绪的人。活在当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说的不只是衣食住行,看不见的东西最致命。互联网时代加速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很多东西都被甩在身后,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来不及消化,然后是堆积成山,在未来的某一天把人压垮。
我记得自己对活在当下的诠释是这样的:对过去无憾、对未来无忧,对当下无惧。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个人观点而已,接受评判和反驳。其实就是心态从不安到享受的转变,沉迷过去或者忧虑未来都处于病态。享受生活,活在当下,风来听雨,夜临赏月,焦虑和快乐都是你。
你能掌控的,也只是你而已
就像书上说的,留三分怀念给过去,三分向往赠予将来,四分努力寄于当下。尊重客观存在,允许一切发生,跟自己和世界都和解,然后拥抱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