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这本小说是头条上推送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电影没有看,看介绍说是很多韩国男人反对这部电影上市,甚至说有明星说读过这本书都被抵制,虽然当时不明白为什么,但这本书确实是烙印在我的头脑里,想着有机会就去读一读。
《82年生的金智英》这本书是韩国作家赵南柱所著的长篇小说,以写实的风格来讲述一个普通的韩国女性的前半生生活,主旨是表现韩国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与偏见体现在哪里?这些看不到的性别歧视如何制约和压抑女性的人生?女性在家庭、职场、婚姻中到底牺牲了什么?
这本书讲的是韩国女性代表金智英从1982年出生起就一直遭受的女性不平等的待遇,小时候奶奶不给吃奶粉,家务女孩子承担;上学时遭到猥亵错的不是猥亵者而被责骂回来太晚,裙子太短;工作时被偷拍,薪水比男性低,升职无望;生孩子放弃了很多很多但是并没有人理解等等,更可怕的是整个社会都认为是应该的,不仅仅说是麻木,更是恶意,比如“妈虫”,尤其这次韩国的N号房事件,还有我们自己身边因为疫情而发生的一些事情,更是让人觉得:发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这个里面就涉及到了我们的一个思维模式,我们是只要过好自己就行了,还是要和以往的“士”一样大无畏:没有人要求你去做,也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它不紧急但是很重要,你会不会去做,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我们家庭、组织和国家都是这样,我们能发现别人都认为不存在的问题,并勇敢去挑战这个问题吗?
就像这本书改编成电影后,据说韩国女性都支持,而韩国男性都反对,是因为触及了男性的根本利益,让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所谓精英的形象崩塌。为什么父系社会会变成这样?我们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更多的女性是不会要孩子的,现在已经是少子化、老龄化了,未来会不会不等其他黑天鹅事件发生,人类就自然而然的自我毁灭了?
社会的变迁,从母系社会到现在的父系社会,真的是文明在进步吗?
顾衡老师曾经这样解读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
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里,财产是跟着妈妈和孩子走的,而到了父系社会,财产是子女从父亲那里继承。这个规则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一个孩子生下来,谁是妈妈这个不会弄错,但是要弄清谁是爸爸,却必须要实行专偶制,也就是,男人必须把女人从头到脚、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管起来。
这样的一个制度,给女性带来了无尽的屈辱和苦难,把男人自己也折腾得够呛。因为,在把女人视为一种必须进行排他性独占的资源之后,婚姻不仅仅意味着男人对女人的统治,同时也意味着一部分男人对另一部分男人的统治。压迫、奴役和战争,也就随之而来了。
我很认可老师的观点,社会在进化的过程中,因为分工因为技术进步等等不仅仅会提升效率,但是也会造成很多的不平等。中国历来的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就是这样一个争取利益的过程么?
到了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说媒介即信息,父系社会更是淋漓尽致的运用新媒介来达到他的需求,通过传播来制定标准,宣布什么叫完美,什么叫时尚,并命令所有人去效仿。比如什么样的女性是美的,没有发现全球的女性审美都趋同了吗?因为这个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利益,服装、整容、包包、化妆品、健身……
在这个信息纷杂的时代里,更要拥有清醒认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我们女性而言,真的要更加自立自强,不要成为屠龙的那条龙,给我们后代营造一个好一点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