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颜回是儒家领悟道最高的弟子,也是孔子嘴中最得意的门生,可是这些都是别人嘴中的颜回,颜回的一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也没有留下什么思想。如果仅仅只靠这些信息就来断定颜回这个人,他就是领悟道最高的,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
颜回年仅13岁就能进入孔门,是因为颜回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弟子,并且颜回的家族是没落贵族,所以颜回能这么得到孔子的夸赞绝不是偶然,子路经常被批评也不是偶然,难道孔子就真不会有歧视吗?颜回与孔子学习,颜回并不会反驳,而是私底下自己思考,这种学习态度当然是不好的,课堂中的东西课堂不提出疑问,也不与老师进行讨论这岂不是愚者?虽然自己理解的很好,但不影响他的学习态度。子路与颜回在洙水洗澡,子路与颜回相当于老爹和儿子,颜回向子路问这是什么鸟,子路回答了他,从这里说明子路是一个多识多见的人,毕竟子路曾在乡野里生活多年,然而第二次颜回与子路在泗水洗澡,又见此鸟,如果说颜回好学好问的话,这岂不是太牵强,我觉得这里的颜回不是聪慧而是有些看不起子路,不太相信子路的话,这里的颜回反而是愚笨,以为子路不如自己,如果我是一个贵族一个人上人我也会有看不起子路的感觉。
哀公与孔子谈话,哀公问孔子众弟子中那个人最好学,孔子毫不犹豫的说必然是颜回,颜回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其他人,这个习惯我觉得是正常,反而只有没有素质的人才会将自己的愤怒放在别人身上,这没什么好说的。当然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确实厉害,我非常敬佩颜回这一点,其实颜回是不是虚构的没有什么关系,他可以是儒家一个标准,一个儒家的希望寄托的地方,也许有人喜欢颜回,也许有人不喜欢他,但不影响喜欢的人敬佩他。
孔门弟子在推行大道的过程中,是由自己的内心向外推的,他们都会遇到一个疑问,“仁”,到底是什么,夫子因材施教,可能对每个弟子的回答不同,颜回问孔子“仁”,孔子让他约束自己,践行外表的礼,也就是内心的仁,每天都这样做,天下都在自己心中,行仁靠的是自己,不是别人。颜回的父亲是孔子的弟子,“虎父无犬子”,颜路可能曾经也被孔子给予希望,因为颜路没有过多的资料,我们无所考证。但我觉得因为颜回有一定天资,加上是因为没落贵族,但身份却高贵,所以孔子给予的仁的实施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在子路列传中,看到夫子与子路等人的对话中,我看到的是夫子对子路的态度不如颜回,因材施教子路就不能被给予“仁”的希望,不能说颜回不好,但真正的颜回到底什么样,悟出的大道难道就是对孔子说的两句夸赞的话?陈蔡绝粮,子路与子贡不同程度的说孔子的道不行,只有颜回说孔子的道可以是这个世界不行,如果颜回可以多说话,那必然是能说会道,让夫子享受在乐之中。
我不知道后面如何写颜回这个人物,所有的语句都在说颜回的厉害之处,孔子与子贡对话,没人可以超过颜回,可能是在說領悟道的方面,也可能是是学习态度。设想一下,两人的年龄都在颜回之上,孔子还是颜回父亲的老师,也就是孔子是颜回的师爷,两人在说这话时可能是对曾经自己的感叹,自己还不如颜回,孔子看颜回就像看自己的新新之星,自己道中一个新的生命。周游列国结束后,孔子整理装订书籍,颜回继续自己的天道,三年后便离世,孔子悲痛不已,甚至比自己儿子离世还要悲痛。
颜回从某种层面来讲他是成功的,虽然成就不大,但被夫子喜爱,儒家有句话叫做乱邦莫入,乱世之中颜回的选择是对的,颜回不需要外表的光鲜,只求学习,颜回死的那一刻已经领悟了天道,不然他自己也咽不下去那口气。
颜回是儒家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