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进入冬天,天气慢慢转冷。在一天的晚上,在自家厂办公室内,阿秋和阿红、阿德,三人算着近二个月的财务。
经常听到社会上的传说,好兄弟勤算数。阿秋三人合伙的加工厂,历经四年多了,都基本上每月坐落来结一次数。
象兄弟那样,心里坦荡,每一笔开支出之有处。收入和支出谁经手的,一笔笔记落收支明细簿,各人过眼,然后共同签字认可。
如有那个伙记,遇到手头紧的,临时动用了公款,都分明记在簿上。大家一心为公,没有半点私心杂念。
阿秋说,我们合作做生意,数目要分明。赚钱了,联系业务吃多餐,或者讲明家里有急用,用多点是可以的…
阿红阿德都说,是呀,这样合作才能长久。咋们几年了,都是兄弟,都坚持这一制度,也是这样做的。
单位改革以后,阿秋三人精力全放在这个厂上。经常电话联系客户,看见那里在建几层楼后,便上门联系,不歉其烦。
硬料沙发,楼梯扶手,办公椅桌,睡床等等品种。并在质量工艺上下功夫,喷油漆、焗漆。前店后厂,生意很好。
在算好数,记好数以后,随便倾下目前生意状况。阿红打开窗外,哇…怎么落起雨来啦…,一听噼呖啪啪…地响着。
烧支烟之后,还继续下着雨,不过越来越小。正在晚上九点多钟,也不算晚,阿德说要回家了,也好吧。
阿红、阿德都住在河西,都是租房而住。河东与河西之间,隔一条江,一座大桥而已。
阿秋也住在河西,而是住在学校教师宿舍里。因为今期秋季,他的老婆小微,参加全县公开考试,调入了县城在一间小学担任教师。
三人一起坐着一辆摩托车,到河西繁华地段时,雨越来越大,再走衣服就被淋湿了。阿德说,上骑楼底先避下雨吧。
商场还热闹着,附近店铺霓虹灯闪烁。林立的歌厅,不时传出男女歌声,夫妻双双把家还…还有哥哥坐船头…
阿德抹着头上的雨点,说,过对面歌厅坐坐吧,顺便饮杯茶。阿红说,你识老板吗?识呀,那是女老板,同朋友到唱过二次,阿德回答说。
并说,是二个老板娘合伙开的,都是同老公离婚。三十多岁,人生得挺漂亮…。阿秋心想,阿德你那么熟悉又了解的哦…
心想,去就去吧,好过在这里白等雨停。大家跑着横过对面街,径直入到综深六米的歌厅。
里面高出二级,厅内有三个女的,还有一个男士,正欢快地跳着舞。里面只有一个厅,传出有男女对唱…
有个女士,看见阿德到来,哈哈…老板来啦…,请坐吧,唱歌吗?招呼着坐,并每人递上一杯茶来。
阿秋极少上歌厅,阿红恐怕差不多吧。或许他做供销,出县城机会多些,上歌厅会多次。
阿秋只是有过二次,那是同场部领导到县办事。晚上吃饭后,顺便叫去过二次,连歌还不会唱,只是饮茶听歌。
阿秋知道阿德在县城,识人多,朋友也广。加上几年来,他在县城打理这个厂,认识一些人,上歌厅唱唱歌,那是很自然的事了。
阿德显得很随便,分别向那个女士介绍了阿秋、阿红,并说,是同事又是朋友。并说,这个就是老板娘。
不一会,里面的歌声停了,走出来二女一男。男的说,不唱啦,回去了。叫着外面厅的男士离开了歌厅。
厅里走出的一女士,惊呀地叫着阿德,哎呀…老板几时到的,不见你入来,笑哈哈地说着。
阿德说,你就是老板娘。阿德介绍起来,对阿秋阿红说,这个又是老板娘。
老板娘也很热情地说,带你朋友入唱二首吧,落雨天不有人来唱,反正不收你钱。哈哈…
阿秋说,晚了,不唱啦。阿德接过话说,明晚吧,咋们几个再来在你这处唱唱歌。好呀,一言为定哦…
阿秋和阿红互相看一眼,表示默认。看着那三十五六岁,高高大大,苹果脸蛋,一头黑发到腰的老板娘,有几心姿色…
还有喊叫阿德的那老板娘,旁边还有几个也很好看,互相跳着舞…阿秋心想,来唱晚也无所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