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到阿勒泰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自己的阿勒泰!尤其是在炎炎的夏日。西北继续偏西北,兰州直飞雪都。阿勒泰,我们如约而至!
一出机场,儿子说这地方特别像咱们位于河西走廊的老家,街道旁盛开的八角梅,熟悉的蓝天和白云,还有熟悉的、烈日下20度的空气,干爽而自然。
首站阿勒泰博物馆,领略金山史韵。阿勒泰山意即金山。馆标翼马金饰,讲解员说是四种动物的合成:鹿头狮尾马身鹰翼,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我看来更像龙头,遥相呼应着中原文化的龙马精神。
通天河考古是近十年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小麦。阿勒泰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在此交融,应该还有许多重要的文物长眠地下,等待唤醒。
馆藏实物文物不多,比较有特色的是石人、鹿碑和岩刻(画)。历史的风尘淹没了很多东西,洞悉一切的石人沉默不语,据说有石人出现的地方会有大墓出现,馆中的两个一级文物石人,定睛一看有点像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
鹿碑类似于华表,代表太阳的圆圈居于上方,不断攀升的图案是一个民族的图腾;岩画主要表现的是狩猎的场景,比较有特色的是远古的阿勒泰人是踩着雪橇打猎的。相对于宁夏贺兰山的岩画,这里显得更古拙。
到了这里,才知道这里是人类滑雪的发源地,远古人类滑雪将猎物赶进预设的伏击圈,狩猎采集是人类最早的生存方式。这里定位雪都,应该是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街上的围挡都是李娟的文字,她的一本《我的阿勒泰》让阿勒泰成了大家的阿勒泰。晚餐偶遇发小一家人,他乡遇故知,人生无处不奇遇!
发小告诉我,明天他们的目的地是禾木,不约而同:我们也是。阿禾公路本身就是景点。其实,走在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景色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在旅途中打开。
(二)禾木
昨天发小和我说,今天是他和宋老师结婚十四周年的纪念日。而今日夫妻和睦共赴禾木,良日佳行。由此希望所有的家庭和和气气,美美睦睦。
从阿勒泰到禾木的S681,今年6月30号才通车。200多公里的阿禾公路,走了近6个小时。路虽通了,好多的服务区和观景台并没有完善。尤其是厕所,美中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观景台的名字:揽翠、夕微、林海、观涛……有好多好听的名字刚开始的时候没注意记,后来觉得有意思的看一眼就忘不了。别人用过心起的名,一两个我们应该记住,这些名字有大观园中类似于"怡红快绿"的味道。
一路上高山草甸。这里夏天的草原来自于冬天的雪原,冬天积雪,夏日积草,而我们只是风吹来的过客。不时有海子出现在草原中,那是风吹雪厚厚积而薄发的杰作。这里的草原有湿地的特征,我猜想那正昰冬日积雪最厚的地方。
一路上从草原到苔原,炎热转换成了苍凉。不时有牛马占道,车辆只能低鸣静待它们走过,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客随主便是大自然亘古的规则。这里的羊甚至与牛马同色,发黄发紫,这是保护色,如同城市的牛马也是城市里的烟火色。
这里的山既便是在夏天,也是金紫色的。绿树,像是生锈的紫铜。阴坡里的树向阳而生,完美诠释了阴阳互生。阴坡里凡是流水的地方就树木繁茂。一片林地呵护着一方草原,如同一头秀发映衬着一张笑脸。
一路上车多人少,最多的人是交警,旅游旺季他们很辛苦。由于不识路且不懂少数民族交警的语言,有点小误会,好在有位交警小伙工作务实汉语麻利,让旅行中小小耽误了成为了难得的小确幸。不用手中的权力去为难别人,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品格。
到达禾木需先在游客中心换乘巴士,美中不足的是需携行李乘坐公交。景区生态与游客体验,可以做减法,也可以做除法。
到达禾木,手足无措。这里有高山、草甸、平台、沟壑,有点像甘南的扎尕那,也有点像《藏地密码》里提到的从冰川里坠落经若干天后从河流里浮起来到达的某一个秘境。
景色很美,但老村虽老却不倚老卖老。图瓦部落的遗存全无,只剩下商业气息浓郁的木屋。我眼前的禾木不是我想象中的禾木,也不是非虚构文学书中的禾木,她是加了一“撇”的“木木”。
值得一书的是空中盘旋的秃鹫或者苍鹰,几百只盘旋在桥头,不时有人用力的抛喂。都说它们属于天空,但眼下它们屈尊于投喂。我理解,但依然唏嘘不已。
在这里最低调的依然是河流,在这里叫禾木河。我在河中堆起了玛尼石,我不信仰什么,冰冷的河水清澈见底,让我看见了我的童年。
同在此地旅游的发小发了个朋友圈:【“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李娟如是说。14周年纪念日,致平日里操劳的宋老师。更感谢亲友们的陪伴与祝福,希望明早老邹能早起一起爬山。】
如果5点半起床,我还有3个半小时的时间可以做梦,我要抓紧时间,就像抓紧禾木河里的水,抓拍天空苍鹰的羽翼和白桦林里的光斑,还要抓住夕阳时分,在西北更偏西北的林子里升起的那一层薄雾与迷狂。
明天我们將逼近并路过喀纳斯,但并不进入。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不太鲜为人知的地方,那是昨日的禾木,也是我们曾经的梦境。
(三)冲乎尔
凌晨5点半在禾木起床,和发小约好了看日出。早上出奇的冷,像极了四十多年前河西走廊的某个早上。小家伙听说了我们的约定,起来和我们一起赶赴和太阳的约定。
我们向半山腰走去,和阳光双向奔赴。割草机刚工作完的草地,长方形的草捆掷地有形,试着叉住用力挑了一下,竟没有挑起!体力早已赶不上当年少年时的我。
今日立秋,早上我们在禾木的禾木河边看日出,傍晚我们在冲乎尔的布尔津河畔望日落。仔细想想,这一天,浪费得很是值得。这一天,就像刚刚过去、但还未走远的这个夏天。
早上在他郇叔叔手把手的指导下,小家伙基本学会了驾驭无人机。附瞰禾木的新老村,翻过眼前的山岗,望向更远的天际。从无人机上往下看,割草机的轨迹在平局上螺旋式的呈现,让人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视频和照片將另以大片的形式呈现,敬请期待。
傍晚我们更是收获满满。正如同行的戴老师所言:【从禾木晨曦到布尔津河落日,避开游人如织的热门景点来到边城冲乎尔镇,站在布尔津河畔,看落日熔金,河水奔流,旅行的意义,有时就是为了这一刻的驻足与放空。】
至于整个白天,上午拜堵车所赐,我们的车成为了移动式的观景平台。放慢了节奏的旅行,风景只能等着我们缓缓来到,让风景等我们的感觉极好。我们追上了以前车马很慢的日子,时间有时候就是用来被浪费的,尽管我们很破费。
下午我们在冲乎尔的农家小院掼蛋,这个小院所有同行的人都说像极了彼此老家的院落。他乡遇故知,故知不仅仅是指旧友,也指我们熟悉也熟悉我们的院落。在院子里,天上的云和风都属于我们,可以开门见山,也可以闭门谢客。
喜欢的地理小家伙告诉我,旁边的河叫布尔津河,昨晚见过的禾木河和明天将见到的喀纳斯河都汇入眼前的布尔冿河。似乎演绎着昨天和明天都是今天的支流,活在当下的呼尔冲,安然而又知足。
孩子说这条河将继续奔流,经过俄罗斯汇入北冰洋。难怪这河里的水那么的冰凉,原来北冰洋才是她们的归宿。如此遥远的奔赴,浩荡而又晶莹。冰川的融水,终会沿冰川而居。生为冰水,逝为冰魂。在河边捡了一块中间有玉皮的石头,自此以后这块石头就是我手中的北冰洋。
今天,我们的行程里没有景区,我们用微醺的眼睛和放空的心灵寻找着新的景区。其实没有必要把行程弄得那么满,随遇而安或许正是最好的规划。天空的那些云,不请自来,极易和旅途中的你我共情。
酒后同行的胡老师踩着夕阳跳舞,不认识的四面八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闻舞而舞。最欢快的还是布尔津河里的河水,不仅波光粼粼的起舞,还发出冰块相互碰撞时的脆响。
明天要经贾登峪进喀纳斯了。知道景区人满为患,但我们还得趁机继续添乱。相对于今天,明天希望与失望同在,但喀纳斯作为一种不得不来看她一眼的存在,只能拭目以待。
其实,喀纳斯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禾木、冲乎尔都是赠品。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但面对近在咫尺的喀纳斯,我们必须隆重地接见。像阿木尔汗的那首歌:《不如见一面》。
(四)喀纳斯湖
昨天一天有点散漫,今日就必须紧凑些。7点半出现在冲乎尔盆地的盆沿,爬出来迎接沿途最壮美的日出。再见了,冲乎尔,谢谢你给的那一方院子,还有烟火弥漫的“五十六”号,一家三代民和人家开的店,这家的拌面啊,亚克西!!!
看日出的地方,一眼望去就是一片乱石岗。想想,这三个字不雅,一时之间找不到更确切的三个字。看了一下官方的名称:海流滩,确实很贴切,海水都流完了,只剩海床形成的石头滩,取名:海流滩。
赶在新疆时间7点前到了贾登峪,却已是游人如织。坐着大把依次巡三湾: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只是打个招呼,明天我们专程拜访,今天的时光,都留给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三条线路:一是醉于湖畔,二是观鱼台上看湖怪,三是去位于中哈边境的白哈巴打卡看稀奇与古怪。有时候选择很难,有时候也很简单,只需要拍一下脑袋:开干。
逢三选二:其一选了湖畔,大喇叭一个劲推荐咱们坐船,幸好看了网友写在桦树皮上的评论:喀纳斯,你的游船很讨厌。还有另一个网友一个月之后的附合:非常的对!船泊的码头,确实破坏了凝脂一样的湖水。
其二选择了观鱼台。1068级台阶,年青的我们扶摇直上。中途有520补给站,还有666喝风驿,最容易忽略的是888发呆台。选处看喀纳斯湖:只此青绿,湖面像一块被一杯牛奶给污染了的翡翠。距离是所有景色的美颜开关,近瞧不如选观,所以不能坐船。
站在余秋雨题名的“观鱼台”上,下寻河怪,北望钓鱼台。沿天圆地方的亭台转了一圈,左手"无边草色入帘青”,右手“不尽清波连天碧”,向上“蓝天白云鹰展翼”,向下“白马绿草家万里”。
上山猛兽下山虎,我们这帮年青人走起来虎虎生风。风呼呼,人虎虎,天翻地不覆;天行健,地势坤,河山纳万物。有人骑马下山,我们驭风而行,容入自然,自然必为我们所用,无用之用为大用。
中午上山的我们是背包客,下午下山的我们是号称“知食分子”的食客。何必舍近求远,就在游客中心的二楼,来自四川绵阳的98年的巴郎子老板开的火锅店,羊肉多钙,牛肉鲜美,六人四百块,很实惠。优点和缺点是都是帅哥端菜,餐可秀色。
酒足饭饱返回途中,乘天还未黑,抓紧这一天残留的一点点尾巴,在四季酒店门口蹭着音乐翩翩起舞,我们本是过客,但酒店的主人为我们鼓掌欢呼:旅游就应该像他们一样!我们明白:把快乐带给别人,把兴奋留给自己。
明天,我们将再登贾登峪,从神仙湾徒步到卧龙湾,中间经过月亮湾。从卧龙到神仙,只差一个月亮的距离,如同傍晚和黎明隔着月亮相拥。月亮会洗白所有的黑暗,每一个黎明像新生的嗷嗷待哺的婴儿,红润又可爱。
(五)喀纳斯河
湖减肥之后就成了河,河分了段就是湾。昔日接受"三湾改编",今日体会"三湾改变",自在享受散慢时光。有一种急叫:弯道很急我不急。
第一站神仙湾。刚进入步道,传来小狗的嗷嗷待哺声,大狗出洞,将小狗叼回。往远处看,几只白天鹅嬉戏,她们羡慕我们的成群结队,我们有点感伤她们的形单影只。旁边牛群悠然自得,孤独或者喧嚣,在神仙湾,与君无关。
盘算一下,神仙湾中几多神仙:一是牛群,你来与不来,与我何干?吃喝南山下,悠然见秋来;二是河水,雪花露水,君自均霑,烟雨江南;三是风声,苍穹原野,自我本色。反观,我等是唐突过客,来去匆匆略有一点不自然。
第二站月亮湾,远看如镰月,近瞧月似水;此镰若真镰,应是翡翠磨;春来风雪夜,夏至风雨杀;怀中山起岚,胸外滩有波;遥想雪来夜,梦中思梅花。
忽然间回到现实,想起父辈们看过的一部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不禁莞尔一笑,这是哪跟哪,但毕竟然是想了起来,应该是有些关联。所有的突然想起,缘自扎于心底。水中月似镜中花,此刻无月亦无花,水中尽是家乡月。
第三站从到月亮湾到卧龙湾,沿河而下,河水欢腾。想来此刻的河水并不知道她的归宿,欢快是其本色。不存在所谓的结局,结果只是超然物外浑然无我的真我。真的是,走的地方多了,物我两忘
在不同的高度拍卧龙湾,因为知道,只有高度才能形神兼备地去理解:初临河畔,一拍水草一滩滩,想起小孩过家家;二拍水草相拥,一地龙毛,水草分界自然两派世界;三拍远山近水中间草,三分天下青绿河。
正佯装沉醉不知归路思尽词穷之时,卧龙凤雏有新解:此龙是恐龙!恍惚大物,虎踞龙形之地,难怪此刻风急雨骤:我是蛟龙,暂潜此地,有空一日,横空出世。想来喀纳斯湖怪平时浅隐于河,湖中寻找奈我若何?
既然风雨谢客,我们自然知趣而辞。到布尔津的两小时车程虽然困意来袭,却依然精神抖擞。沿途远处天空戈壁遥遥相望,近处湿地沙漠持戈相持,好在夜色温柔以待。
有一种温柔,叫呼朋唤友!不喝酒,焉知愁,夏日已过昨立秋;喝了酒,望星斗,布尔津中欲语休!有朋友书斋取名问津阁,酒后斗胆进言,改名:问津渡!无处问津,乃有此渡。
禾木河,喀纳斯河,布尔津河,额尔齐斯河,我以为我来的是阿勒泰,没想到到的地方全是河。凡是融汇的地方必是纳溪成河,凡是汇合的疆土自成泱泱大国,凡是汇聚的你我自我浩瀚星河。
布尔津的夜色妩媚,凡是妩媚的地方让人想起家乡和归途。祖国西北最北,自是人间最美!有一种醒,叫很“南”醒,有一种醉,叫“北”喝醉。
到了新疆,自带磁场!!!
(六)布尔津
昨晚夜宿布尔津,搜索晚上可以游览的4A级景区:中俄老码头风情街。刚一进去,一堆男人拉客,吓得差点落荒而逃。无奈腹中饥肠辘辘,仔细想想,朗朗乾坤何惧之有?定睛一看,夜色烟火,值得一尝。
晚餐自是烤肉、红乌苏、冷水鱼,与老板的儿子攀谈,在烟台上大学。问及生意,坦言自阿禾公路通车后,来布尔津的游客骤减。喀纳斯的太阳,毕竟覆盖不了那么大的地方。但绿洲有限,有效的竞争不同于同质化的内卷,兄弟们多加努力,终有所求。
午时与布尔津沿额尔齐斯河平行而行。左手河水涟涟苑如江南,右手戈壁连天浩风烈烈,这条路,成了一条分水路。额尔齐斯河,运嫁俄罗斯汇水纳川成鄂毕河,终入北冰洋,成为一方孤冷。
石手亦有乌伦古河成其乌伦古湖,此乃中国之死海之一咸水湖,不时可见有底部联通之湖面怒心善,私底联通以成其大。自然之无私,内心敬佩不已。
继续向下三百公里,眼前所见终如一视,不免疲劳不堪。看似沙丘,实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来不知道,祖国北方,虽无大海,实则浩瀚无垠。
目光所至,地上无聊,天空有云。铁塔遥问,家国几何?好在高速公路风驰电掣,转眼之间已入五家渠地界。戈壁虽大,怎奈绿洲侵蚀?连日深山老林,终入城市烟火。
幸有兄弟静候阿勒泰群雁南归,到石榴城一聚。筹光交错,歌舞升平,喝到掏心掏肺,跳至大汗淋漓,酒过三巡话自多,人逢千杯知己少,到此时仍见还不散,自是真兄弟。
归途已是夜色无边,想来连日绿树成荫碧水袭目,今日穿沙越湖,亦是收获良多。经过额尔齐斯河畔时N多人停车驻足,拨沙拣玉。与同拾一石仔,放灯一照如图,爆光之下通透晶莹,此石有玉潜质。璞石期待有缘人,有遇见成美玉。
自此,我们的阿勒泰终成别人眼中的阿勒泰。高山草甸禾木河,戈壁流云布尔津,人间仙境喀纳斯,天山南北草木亲。56号的拌面,好吃;56个民族的融合,好大的疆土。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告诫自己不要过份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要知晓众生的情绪同生。总觉得世界欺骗了自己,可否想过:自己从来就没有真实过。每一次旅行,总会发现一个半新不旧的自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此行同行师者众,自是受益良多。再见阿勒泰,永远的中国的、西北的、最西北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