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降落在金色彩带飘飞的长水机场,正是日薄西山之时。此行三进三出昆明,都没能好好游览一番,实在遗憾。
昆明我是不陌生的,十三岁那年的暑假随家长出差,在昆明度过了有生以来最舒爽的夏天。那时把市内和周边所有的景点去了个遍,美好记忆仅余片段。此番在昆明逗留一日,很想寻回一些往日的美好。
我订了一间“蔡将军”酒店,楼下配有“小凤仙火锅”。酒店房间很小,却布置得很精致,大堂的落地窗上印着一篇散文——李广田的《花潮》。
一条花巷,一条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行,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
李广田曾在西南联大任教,后又任云南大学副校长,这篇《花潮》描写的便是圆通寺附近海棠盛放时,人们竞相出门赏花的热闹情景。虽然现在没到海棠花期,但文中的美景着实让人向往。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圆通寺已不复存在,作者赏花的地点当在如今的翠湖附近,我便换上春装去了翠湖。
翠湖我曾来过,但已没什么印象,加之当时是夏天,没能一睹红嘴鸥的风采。红嘴鸥可以说是翠湖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了,每年11月,它们就会从遥远的北地飞来越冬,来年4月返回家乡。
那日天朗气清,翠湖碧波荡漾,游人如织,成千上万的红嘴鸥翻飞着轻盈的身躯,扇动着健朗的羽翅,发出欢快的鸣叫。游人拿出面包屑,还来不及撒,就被红嘴鸥机敏地掠走了。
早春的公园荡漾着勃勃生机,虽无海棠花潮,却有早开的梅与玉兰,以及经冬立春依旧盛放的山茶,色艳而不俗,颇有雅趣。“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我沿湖漫步,路过陆军讲武堂,穿过云南大学,便来到了西南联大的旧址——云南师范大学。一路上小店鳞次栉比,饭香飘荡,让我想起汪曾祺笔下那些让他心心念念的昆明美食馆子,以及出没于其间的联大学生。那情形与现今如出一辙,只是学生们不再慷慨激昂地议论国事,如今吸引他们的,是手机里的世界。
西南联大,这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却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走进那块写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黑白门牌,那里面的世界,仿佛也骤然变成了默片。曾经欢声笑语的教室,刻苦攻读的书籍,都变成了化石。一张张青春鲜活的面孔,也化为一尊尊了无生气的雕像,在青松翠柏之间昂首挺立。
历史无声,只是静默着。
圆拱形的纪念碑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刻,罗庸手书,记录了西南联大办学始末以及历史意义,背后有834个曾经鲜活的名字。
我的大学里有一座复制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几年前的暑假过后,它突兀地出现主楼后的草坪上,成了乏善可陈的校园里的一个人造景点。
然而那段中国教育史上辉煌的孤勇岁月再也无法复制,就像复刻的石碑也无法再现当年的荣光,它总是被绿树遮蔽不见阳光,活像一座坟。
从师大又走回了云南大学,这里与我也有些渊源。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曾在第三志愿写了云大的名字,只因为小时候来过一次,觉得它很美,红墙碧瓦,绿树繁花,让我念念不忘。
我凭着仅有的记忆找到了至公堂。这里曾是科举时代举行乡试的贡院,还曾短暂地充当过南明的皇宫。正是这幢庄重典雅的建筑,南北两面的雕花门窗,金碧辉煌的姿态给幼小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记忆中的云南大学全是这样的红墙金瓦的古建筑。如今站在这里,望着对面那栋写满历史沧桑的西式主楼,甚至觉得有些不协调。
原来记忆也会骗人,只会把最想记住的东西留在心里,然后在反复耗损的过程中将其打磨成了最美的幻象。
年少时云南之行是我第一次坐飞机,那时昆明的天更蓝,鲜花开得更艳,那时机场离市区不远,没有金马碧鸡的牌坊,也没有鲜花饼当伴手礼,那时我只是个天真的小朋友,不会背着电脑一个人到处游荡,写这些矫情的文字。
我不知道记忆中的昆明在哪里,也不知道曾经的自己在哪里。再游春城,有的只是对匆匆那年旧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而怀念完、感慨完、休息完,还要再度回到现实生活中。毕竟旅行不是为了离开,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