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十篇 为政第十四则

1、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傅佩荣原文

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傅佩荣:

“周”即周延、周到。君子走在人生正途上,只要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不论是不是亲朋故旧、同党同派,都可以友善相处。

“比”即偏爱,偏爱相关的人、同党。同党不是指政党、而是同伙、同类人,譬如同乡就特别友好,非同乡就保持距离。

要真的做到开诚布公并不容易,所以这是基本原则。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弓问道如何提拔人才,孔子说:“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就是要仲弓在社会上广结善缘。

孔子所说的是很好的理想,即使我们做不到,也要以此为目标。如果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到最后形成小圈子,就会变成党派之争了。

心得

小人求利,但现实社会中的利益不是求之得之的,很多时候是求强求不得,也有些时候必须和别人争夺。没有得到利益的时候,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得到利益了又担心被人算计而失去,因此小人一直没有安全感,“长戚戚。”他们的人生价格既然是追求物质,而利益又是如此的琢磨不定,因此他们便惶惶不可终日,必定要拉拢一些类似的人,以利益结成联盟。这种结合是一种买卖互利交换,互相贿赂。他们对异己,无暇了解,而且出自卫,不免排挤打压,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君子追求的是精神满足,万物为一体,推己及人,明胞物与,精神充塞于宇宙,自无不足。因此对人一视同仁,尊重,公平,无偏袒、谋私之心。“结党营私”,不会营私为何结党?君子“坦荡荡”没有私心,当然可以做到“周而不比。”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君子是很不讨好的,因为“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站队,不逢迎,当然没有领导喜欢,也不会被提拔。如果才华出众,最多也是骨干吧,永远成不了“自己人”。

当然君子不愿,也不屑于成为谁的亲信,保持距离,洁身自好,就不会被迫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苟且之事,权利之争,因为君子之才本来就是服务于社会,而不是谁的工具、利器。而且“君子不器”,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君子都能够得到自我实现和满足。

                  2016年4月18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