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无意说了一句,我比较喜欢心理学。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珍姐就听到了心里。
不久,她就去寻找这方面的资源,让我试着做几个心理案例,并鼓励我考一个心理咨询师。
心理,心理,心即是理。尽管有很多东西从书本上挪到了心里,但要真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给自己之外的人做心理咨询还是有难度的。
对于我这样的社恐来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拼拼凑凑的机缘里,分别有大小少年、中年人、老年人,接受了我的心理支持(要真正做到咨询,还是缺条件)。
我在其中受到了一些历练,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总是喜欢从自己的视角去看问题,对别人的“不思进取”很焦灼。
后来,接触到正规的心理教材,发现很多值得我仔细审视的点,才晓得原来的认知出了错。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就硬着头皮往下学呗。反正现在又不抽愁教学资源,只要自己肯下功夫。
“姐,我学了后头,忘了前头。”有一次我实在是烦自己,就这样对珍姐说了。
她说自己也是这样,理论知识和实践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要把理论知识学好,才有机会去实践啊。
想想也是的。书本知识难不到我,只要勤奋到了家,掌握好核心内容,万变不离其宗嘛。
但后来,我发现了雪漠文化的超越性,就把心理学框架打碎了,想把两者结合起来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一切。
我并不是执着于某个证,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所思所学去敲开一扇门,让更多的人离苦得乐。
目前,我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有这个大愿力,只要愿意关注自己的内心并且不停学习的人,就可以在世间法上获得安稳,如果想更超越一步,雪漠文化就是最好的助缘。
好多雪粉都有这样的菩提心,因为自己饱受过身心灵的折磨,所以越来越渴望他人活得自由自在。
如果只说关注“心”,就可以跳出种种藩篱, 是在走极端,是痴人说梦。
我以前就是这样想的,等到病痛打碎了它,才知道强身健体同样很重要。
雪漠老师总在直播间教粉丝们各种合理的营养搭配、锻炼心法和良好的作习习惯,目的很明显——只有夯实基层建筑,才有上层建筑。
老师精通道家的养生术,又把中医学得头头是道,再加上精神与文学的大超越,让人不得不敬之仰之。
身体是知道答案的,我们不能糊弄它,一旦糊弄它,它就反过来糊弄我们。
我们必须用这一次肉身,去感知这个世界的一切美感,才晓得——“在活着之外,有爱和美,而且正是它们,赋予了“活着”的无比绚丽的色彩和神秘的力量。”
以前,我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总觉得自己的心够美好好,就可以活得很好。
如今,我的认知改变了,肉团心是长在肉体上的,它得依赖肉体去慢慢完善自己啊!
这几天在熬中药,终于懂得了什么叫——“熬药,犹如熬人生。”
“人生苦短,别太隐忍,因为人生的究竟是无意义,只是白驹过隙,关键看那缝隙中的一闪,你白不白,亮没亮,飘逸不飘逸,哪怕是苦也苦出点美感。”曲黎敏老师的话,也许添加了很多灵芝,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治愈感。
若不是遇到无生老师和村长,我还是只把自己“困”在心上,不会去找自己身上的根本原因。
生命的历程,都是写好的剧本,我也不焦虑,学习与改变的机缘来了,就好好珍惜它。
当老师说你要自己做自己的医生时,我犹如大梦初醒:这么多年我都去干嘛了,难道痛了这么久,还不知所谓吗?
不,我是实在是太痛了,有时痛麻木了,只有牙齿一咬,发恨道:不管病魔怎么折腾,我心自岿然不动。
心,真的可以不动吗?
不,有时候,它地动山摇。它将我震醒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超越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座又一座的魔山。
但有时也会山穷水尽啊,那怎么办——就骗自己坐看云起呗。
内心的幻影,越来越像一部剿匪片,只不过那个匪徒是我,剿匪的人也是我。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还不是要放下一切鸡零狗碎,让自己的身心灵归于平静。
雪漠老师在《爱不落下》里说:“人生就是当下,当下做出了对的选择,人生就是成功的。不要计较过去的选择,也不要计较别人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大家都有自己的角度和视野,也有自己所认为的对错,你也不是觉得,有些过去看来是合理正确的选择,其实不合理也不正确吗?所以世界上没有一定的对错,有些东西不用太在意。不管你怎么在意,什么样的阶段,也只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遇到心理学时,我认真地学。遇到雪漠文化时,我更加认真地学。遇到中医界的善知识时,我把前两者结合起来,更专注更有质量地学。
在学习学的过程中,心晓得自己处于哪种状态,也懂得怎样去精进,然后把人生的种种历练合在一起慢慢熬成“超我”,不断地向上跨越,就是把活着当成修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