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东哥是我笔下的阿宝,小宝成长日志里的哥哥。今年17岁,高二学生。今天开始推出东哥专栏,是东哥记录自己成长的文集。欢迎各位指导!
看到题目,不禁有很多友友想问,理发怎么可能是第一次呢?的确,我已经十七岁了,理发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但今天我自己理发。
随着经济的发展,理发的价格也日益增长。记得小时候理一次才十块钱,不管男女都是一个样,可是渐渐的从十块涨到了二十,二十五,如今成了三十五。这个数字对于大人们来说可能不多,但是对于我这种学生党来说,可是让我大折一笔。因为,钱总是要从我的零花钱里出,一周最多也就三十块零花钱,一次理发就要我三十五,我痛下决心,自己理发。
一开始,我先用一把小剪刀来剃去头上的毛发,剪了一会儿,发现效果不太显著,我索性用推子从侧边开始往上推。推着推着,我感觉不大对劲,左边的头发已经见底,右边却仍是茂盛的。我想着理一个毛寸,但渐渐的,好像剃成了平头。我预感不妙,赶紧呼叫爸爸来帮忙。
爸爸是个寸头,他一般都是自己理发,所以理发的技术肯定在我之上,他把我两侧还有后面包括脸庞的一些毛发都给剃去。他的力道很重,手法不是很娴熟,一看就不是专业的,有点农村大妈理发的气息,鏖战了将近一小时,终于把头发打理地差不多了。
理完后我才发现真的是满目苍夷。你要说剃头发最贵的,应该不是理发师的技艺,而是理发后需要整理的场面。真的太凌乱了,尤其是头发,还沾着水,贴在地上又不好弄,需要用拖把去拖,可能还需要用特殊的工具来将粘在地上的头发拿起来,最后我把头发终于挨个挨个整理好了,又花费我半个小时。从十点到十一点半,这一个半小时全在搞我这个头发,不过结局还是挺满意的。
万事都有第一次尝试,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的收获就是尝到了理发的快乐,还有整理头发的悲苦。打工人啊,打工人谁不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呢?
今日分享董宇辉语录:
60、可能大家都会觉得辛苦,但你天亮前走上街道去看一看,走到那些菜市场去看一看,走到那些你平时不太关注的早餐摊去看一看,街边的豆浆店冒着热气,你才能理解那些平凡而朴实的人们是多么努力活着呀,那是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