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岁了,好像才开始活明白,18岁到28岁,这最青春的十年,稀里糊涂的就过来了,如果让我站在30岁的路口,再回过头,跟18岁的自己,或者现在处于18岁的其他年轻人,说点什么的话,我一定会告诉他这几个,我没早点懂得的道理。
一、尽最大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
虽然说学历不是万能的,但文凭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对于一个没有什么背景,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文凭不仅仅代表着你的学历有多高,更意味着更好的台阶,更好的资源,意味着你可以结交更优秀的人。
而且有可能,你的另一半来自你的同学或者校友,你把自己经营到什么程度,你就会遇到什么级别的另一半。
我现在就在恶补学历差距,工作间隙,自考本科,以后有时间,还打算考个研,不是眼前工作需要和填充自卑感,单纯觉得充实提升自己很有必要,那想当年,自己却稀里糊涂的不把努力学习,当做多重要的事,自主性很差。
二、旅行也是一种投资
18到28的这个年龄段,有钱就去旅游,这个年龄段,正逢对这个世界最有幻想,最有探索欲望的时候,能走就多出去旅行吧,经济上有条件的暂时借一下爸妈的,没有条件的,从生活费里面省一点,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这个时间段的旅行投资是值得的。
世界观这个东西,不是嘴上说说,多读几本书,多看几部纪录片就可以形成的。视野这个东西,也得走出去,才能切身感受到。
旅行的一切所见、所思、所感,都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挣钱,想让自己更有能力去“喂养”未知的的美好和期待,那种从内而外的力量是潜意识,却更有推动作用的。
工作或者成家以后,时间就会被占据,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再出去旅游的频次和心境都不可能一样了。
三、年轻,多尝试,然后确定一个赛道深耕
如果再让重新走一遍职业生涯,我一定会在一开始毕业后,先多尝试几个工作,然后再确定自己最热爱的行业,然后把时间拿来修炼自己这方面的专业能力,从此在这个行业深耕。
人生很短的,能努力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不容易,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不停试错,不断更换赛道,尤其是在年龄越来越大以后。
我自己,刚出校门的时候,把赚钱当做最重要的择业标准,可越走越发现,兴趣才是支持一个人长久走下去,和做的更好的动力,又不得不更换赛道,这就很浪费时间。
四、不要有信息焦虑症,我们不需要什么都懂
我们总关注各种新闻咨询,社交平台,喜欢多方面猎取知识,生怕漏了什么社会新闻是自己不知道的,生怕别人说,啊,这个你都不知道啊,自己会因此羞愧,认同自己是个没有见识的人,其实压根不用。
这个世界太大了,每天的消息太多了,我们不知道什么,太正常不过了,不要有信息焦虑症,只要对于自己专业的东西,保持着嗅觉就可以了。
我自己试过,不去刻意关注任何东西,真的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社会热点,不知道就不知道呗,没什么大不了。
我们最该做的是收回精力,放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上来,比如读书,比如健身,比如陪家人,像内探索。
五、选对一个人生伴侣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会多谈几次恋爱,这样说在传统的现代社会,是不是有点大逆不道,可是我还是觉得,就是因为我们恋爱这门课,提及的太少了,我们的经验也太缺乏,才导致很多失败的婚姻和那么多的后悔。
遇人多了,才知道什么类型的人更懂自己,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自己更匹配,什么样的品质,是自己最最在乎而不能缺的。
其实,人生真正的大事没几件,无非就学业,做什么工作,和什么人结婚,还有生育,所以在这些事情上,一定要早点安排,早点做准备,避免仓促而办砸了,后悔的成本可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