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说,当斯诺克球员真好,可以整天玩台球,玩着玩着就把钱挣了(主持人当然是提起话题,说出一些人的想法)。
解说说,职业斯诺克和玩台球是两个概念。玩台球是把台球摆好,从头打到尾,把台球都打到袋里就可以了。
职业球员练习,举个栗子,职业球员做一个普通练习。
在球台一个位置摆一个球,用各种杆法把球打进。找到最合适的杆法,最合适的力度把球打进。然后照这个标准不断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这个过程可能是一天或者几天甚至是一个月或更长。
有时球员打着打着失去手感,怎么都打不好,崩溃得直哭。
球员为了保持良好的手感平时还要练举重,跑步等。
有的球员为了保持体型还会减肥。众所周知,减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第一次知道,斯诺克球员的不易,也理解了他们举起奖杯时的眼泪,实在太不容易了。
我自己也有练球的经历。上初中的时候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打乒乓球,同学是本地的,已经打了两年。而我是转学过来的,初中才见过乒乓球。
为了能和同学玩到一块,我天天对着墙壁练球。没有球,就挖草药卖,赚了钱买。球拍买不起,就用硬纸板剪了做。为了玩,也是拼了。
练了一段时间,接球稳了,就有了想法,要求球的落点。这样练了一个多月,跟同学交手是没问题了。
那时还有一件事,电视台放大闹天宫,同学都练金箍棒,咱也不能落后不是?于是拿扁担开练。期间胳膊红了,黑了,肿了都偷偷藏起来,不能让母亲发现,你懂的。
虽然只是随便练练,并没有更高的目标。但是要比别人强或者从零到和别人一样也要付出努力,光说不练是不会有成果的。
后来看过一档节目,小乒乓运动员练发球一练就是一天,还要配合着步法,腰用力传导到手上,要练到全身的力整合到一起,作用到手上发出来。
现在我看体育节目都是心怀敬意,十年磨一剑,太不容易了!
最近读了一本书《优势成长》,书中说到主人公在“新东方”任教的经历。新老师在正式任教之前要磨课。所谓磨课就是准备一个完整的20小时的课。把逐字稿写下来、背下来。准备好了以后,到学校空教室开讲,从早上9点讲到晚上9点。磨课这个过程要进行半年到一年,直到达到新东方要求。同样的课程要练半年,这是怎样的严苛要求呀!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的第一份工作,我用两三天的时间记住了1000多种物料。老员工都说不用这么认真,差不多就可以了。我没有听,暗自努力。回报是提前一个月转正,转正加工资是同一批加得最多的。而且以后的升职加薪继续发挥正向的影响。
想想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只要是想比别人强一点,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例外。
读简友的文章,个个比自己写的好,后来的,起点也比自己高,该不该继续?
既然平台容许自己的存在,那就不应该自己放弃。
谨以此文给自己鼓鼓劲,加油。先写个20万字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