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想象一下,很多带娃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晚上回家,孩子作业遇到困难。拿过来一看,这不挺简单的吗?讲了半天,结果呢?孩子更迷惑了。
是题难吗?好像不是,自己念书的时候会做呀?
是孩子笨吗?肯定不能承认的,因为智商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是自己笨吗?肯定不是的,我怎么能笨呢?就是笨也不能承认啊!
可是别人家的孩子会呀?
是自己孩子比别人家的差?不可能!
是别的家长比自己厉害!也不可能!也不能可能!
于是开始陷入循环。
那就是孩子的老师不行!肯定的!当然是的,不然怎么教不会孩子呢?可是,回头老师在课堂上一讲,孩子会了!然后回家,很是鄙视曾经高高在上的家长。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那个自己瞧不上的老师一讲,孩子就会了,而自己这种智商高学历高威望高的三高人士却吃瘪了呢?这不科学呀!
其实,孩子老师并没有感觉自己有什么厉害的,相反,对智商高学历高威望高的三高人士是很佩服的,感觉自己比不上人家。实话实说,教师也没啥厉害的,只是术业有专攻而已。
怎么攻呢?温故而知新。曾经你只学了一遍的内容,而且是同时学好几门课的情况下学的。而孩子的老师呢?他们天天、月月、年年都在琢磨这点不多的东西,有的中小学老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几十年下来都在琢磨那几本薄薄的教科书。在不断的温习琢磨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归纳以前的教学案例中,找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诀窍和方法,总结归纳其中最简洁的思路,最高效的方法。这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以说教书匠不是贬义,半瓶醋才以为是贬称。教会你高数的人不是本事,念过大学的都知道,一般大学老师的讲课,也就是那么回事。教会你10以内加减法的老师,才是本事。不信可以试一试,10以内加减法好不好教。
温故知新是老师工作的诀窍。所以,夫子说,要当老师也不难,只要你能做到温故知新就行。
那这句话是夫子对谁说的呢?肯定对立志办学的弟子说过,比如夫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在向夫子学习的同时,自己也在收弟子办学,不然颜回靠什么生活呢?
同时这句话也是对所有弟子说的,因为所谓温故知新其实是方法论方面的东西。不仅仅是老师要做到的,大家都得用到。
记得曾经在一次闲聊中,听别人说过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时感到非常具有哲理性,很是佩服,特意查了这句话的来处。据说是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在1917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并成为了一句流传范围非常广、影响力相当大的名言。
这句话怎么理解?是认为“历史都是在不断重复的”,还是认为这句话强调的是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还有些争议,并有很多长篇大论的论述。比较被人认可的,是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朱光潜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一文对克罗齐的这一命题所做的阐发:“没有一个过去史真正是历史,如果它不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打成一片。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联贯”。
看了感觉很是高大上,由于读书不求甚解及学识限制,感觉不是太好理解。其实,夫子早在两三千年前就给出了更精辟的答案:“温故而知新”。只需仔细分析一下过去相关的案例,就能总结其中经验教训,归纳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找出解决现在新问题的思路方法。也就是通过“温故”来解决新问题,就是通过研究历史,获取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其实,细想来我们知道的很多名言,比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吃一堑长一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严格来讲都是属于温故知新的衍生品。
为人处世、军事、政治、案例教学、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为人处世要时刻记得过去的经验教训,在面对新问题时借鉴好经验,避免老教训。
军事上要仔细研究战例,面对敌人时,要仔细分析研究敌方将领过去的行为习惯,判断预测他们下一步会采取的行动方案。
政治上呢?仔细认真研究历史,不能重蹈覆辙。
作为工匠,要不断体会总结经验教训,精益求精。
……
感觉有点明白,为什么夫子说自己“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了。因为当你深刻研究了历史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好说的,也没有什么好写的了。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又不得不说,怎么说呢?言简意赅,寥寥几个字说透,这也许就是所谓微言大义吧。细想起来,目下今人动不动就下笔千万、滔滔不绝,对比夫子及很多先贤精辟的只字片言,顿觉无颜。
简简单单四个字“温故知新”,内涵何其深也!
真的不晓得那些无端攻击夫子的人,到底有没有仔细看过论语。如果看了,不知有没有用心思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