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原文:
He who wants to do good knocks at the gates; he who loves finds the gate open.
冯唐版:
想做善事的人
敲了敲门
爱满心房的人
自己敞开着门
郑振铎版:
那想做好人的,在门外敲着门,那爱人的,看见门敞开着。
此篇,讲述的是程度。
有人说,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是浅浅的爱。那么,放到慈善上,想做好事的人,和全身心投入的人,所能做到的程度是不同的。就像一般的义工和特蕾莎修女的差别一样。为什么是站在门口敲门?因为心始终是有所顾忌的。为什么门敞开的?因为敞开了心胸去接纳,爱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感染着人的。
程度,放在生活里,例子也太多太多。比如,一般朋友聚餐,觥筹交错,好不热闹;而挚友登门,可能只是一盘棋一壶茶,看起来好像过于清淡,但是怡然。再比如,听过一个故事,说是男人和她结婚5年,极度抠门俭省,直到离婚后再娶,对新的妻子反而十分舍得。有人问前妻是否后悔,前妻回:“不悔,如果我现在还是他妻子,他还是不会这么大方。”亲情也是一样,听过“不到黄泉不相见”的故事吗?这是《左传》里的一个故事:
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娶姜氏为妻,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二儿子叫段。因为段长得一表人才,姜氏便偏爱他,希望郑武公立段为太子,可是为能如愿,姜氏一直坏恨在心。等武公去世后,寤生继承王位,号郑庄公。姜氏多次向庄公提出无理要求,庄公碍于母亲情面,都满足了她。但是姜氏毫不知足,居然煽动次子段篡位。但后来被庄公识破,段自刎而死,庄公大怒之下把母亲从京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可是他事后非常后悔,毕竟姜氏是他的生母。
当时颖地的官员叫颖考叔,为人正直无私,一向有孝顺爱友的美誉。他见庄公把母亲安置这里,便对人说:母亲虽然不象母亲,但儿子却不能不象儿子。于是抓了几只小鸟来见庄公。庄公问:这是什么鸟?颖考叔说:这种鸟叫号鸟,最不孝道,母亲把它养大,但他长大后反过来却啄食母亲,所以抓来准备吃掉它。庄公听后哑然无语。
时值膳房送来一只蒸羊,庄公割下一条羊腿给考叔,考叔却将羊肉撕下放于袖中。庄公不解。考叔说:我家母亲因家中贫困,从不曾吃过如此美味,我要拿回家给母亲食用。庄公不觉凄然。考叔知道已经说动了庄公,却因为有“不到黄泉不相见”的誓言所阻,于是献计,挖掘地下,直到泉水涌出时,建一地下室,然后把母亲接来居住。最后终于使庄公母子团聚。
我是语熙,感谢您的阅读,晚安。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