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缺,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时间,因为时间真的是太稀缺了,过一天少一天,而且年纪越大,对时间的这种稀缺性感受更为敏感。
少儿时代,只觉得时间漫长,每天都要早起去学校,不知道上学要上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确实,回想那个时候,自己也就才八九岁,如果这辈子我能活到七八十岁,七八岁那相当于才到我人生节点的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对于一个人生还有六七十年的小孩儿来说,哪里能感觉到时间的稀缺性,对于时间,模糊的概念里,就像头顶上的天空,一眼望不到边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对于现在二十七八岁的我来说,顿觉时间稀缺无比,再来对比人生的节点,今年的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走过了三分之一(如果还是以七八十岁作为参考点的话),真真觉得时间再也经不起浪费,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还有好多未完成的梦想,对于时间稀缺的敏感性让我重拾了对于学习的激情,我开始读书,开始学习英语,开始了在休闲时间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算是时间稀缺带给我的红利吧!
但是,红利也不仅仅是积极的一面。这两年是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学习课程出现井喷式发展的一年,我也随着这股潮流报了一些在线课程,前期,像打了鸡血般居然玩起了早起模式,用来读书学习,读书的时候都感觉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读书学习记笔记,遥想当年高考都没这般认真过。只觉得毕业后的自己越来越焦虑,对于时间流逝的焦虑,对于现状不满的焦虑,于是深深以为学习读书或许能减缓一些焦虑(也许有种把它当成一种可以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一段时间过后,因为收效甚微,动力自然大打折扣,学习读书的步调也就渐渐慢下来了,最后剩了一项学习项目。这一段时间的经历,用四个字可以总结,那就是“急功近利”。越来越觉得时间稀缺了,于是越来越焦虑,因而经常因为在还没想清楚的情况下,买课买书,然后花时间上课看书,今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我或许能数清楚今年自己读完了几本书上完了几门课程,但除了表面上这些可以用数字明示化的成果,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收获呢?我不清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心里面依旧还有躁动和焦虑,稍有不同的是,自己现在会有意识地去感知他们然后想办法释放它们,而不是像以前,悄悄地躲进龟壳里面去了!
说到这里,我想也是自己在给自己做一次心路历程梳理,不管过去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是正确的选择多还是错误的选择多,至少由心出发吧,后悔才是我最不愿意接受的错误!我愿意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