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法和方,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广泛地应用于内伤杂病。近年来,笔者取《伤寒论》中少阴病的方剂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疗效颇为满意,临床一得,总结以下。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治慢性肺心病
《伤寒论》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本方原治少阴感寒证,取麻黄发汗解寒,附子温里补阳,细辛发散温经,三者组方,补散兼施,虽发微汗,但无损阳气,故历代医家称其为温经散寒之神剂。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虚寒型的慢性肺心病,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指征为:
(1)咳喘日久,咳痰白沫;(2)形寒肢冷,或肢体浮肿;(3)脉沉细。
咳喘日久,肾阳必衰,气化失司,水泛心肺,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机,麻黄虽治咳喘,但作用在肺,其效甚暂,必与附子同用,振奋已衰之肾阳,方可奏效,麻黄附子并施,内外衔调,使风寒散而阳自归,精得藏而阴不扰。细辛功能温饮定喘,用量宜大,笔者习用4.5克至9克,其虽辛散有余,但配以附子,则可平喘降逆。本方常可与小青龙汤、三子养亲汤、苓桂术甘汤合用,有相得益彰之功。
例1:陆某某,男,70岁。慢性肺心病有多年,近期发作,咳嗽气促,不能平卧,白沫痰盈盆盈碗,脸浮唇紫,胸闷心悸,手足紫冷。入院后以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出入治疗,症状时有进退。查房时望其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太阳少阴合病,随于原方中加入麻黄细辛附子汤,重用附子温肾阳以助气化,3剂后,白痰顿减,咳喘随平,继续用上方治疗半月,咳喘消失,手足和而紫气退,症状缓解出院。张锡纯谓:“外感喘证,服小青龙汤而仍反复者,正气之不敛也”。吾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振奋颓衰之阳气,对慢性肺心病反复发作者尤为相宜。
例2:曹某,男,76岁,咳喘气促,咳吐黄脓痰,面色潮红,口唇青紫,心悸胸痞,泛恶欲吐,下肢浮肿,内科诊断为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竭。舌体胖嫩,舌红苔黄少津,脉沉滑,虽有痰热壅肺之象,但阳衰之证已露,急宜温阳,随投麻黄细辛附子汤,少加杏仁、苏子之类清泄,服药一周,舌红少津转为舌淡而润,脉转沉弦,诸症渐退。阳气来复,津液得以上承,故舌质反转润泽。
麻黄细辛附子汤对慢性肺心病并有右心衰竭者也有一定治疗作用,这类病人病情严重,寒热虚实夹杂,既表现为阳气衰微,阴液暗亏,又有痰浊盘踞,治疗颇费周章,我治此证,强调以振奋阳气为当务之急,每投麻黄细辛附子汤以补心肾之阳,拯衰救逆,确有疗效。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本方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也有良好疗效。
二、附子汤治冠心病
附子汤为治疗少阴寒化之剂,《伤寒论》谓:“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提示本方适宜于各种虚寒性疼痛。方中以附子温阳散寒,人参、白术、茯苓等甘温益气,芍药和营活血,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益气活血之功。晚近治疗冠心病,多崇气滞血瘀,或痰浊交阻之说,或理气,或逐瘀,或祛痰,或通痹,虽取效于一时,但每易反复。
笔者在长期实践中,体会到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引起的胸痛,其实质多为阳虚阴凝,阳虚为本,阴凝为标,立法用药当以温阳为主,解凝为辅,故而每以附子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仅止痛效果明显,且疗效巩固持久,其临床应用指征为:
(1)胸痛剧烈,汗时自出;(2)畏寒肢冷;(3)舌淡质紫,脉沉弱。
加减方法:胸闷加丹参、葛根;心绞痛加参三七、血竭;心肌梗塞加莪术、水蛭。此外,附子汤对病毒性心肌炎所引起的心悸怔忡,胸闷疼痛,神萎乏力,头晕纳呆等病症,也有治疗效果。
例3:吴某,女,65岁。患冠心病心绞痛10余年,胸闷心痛,痛势彻背,近日症状加剧,甚则日发10余次,并见气促心悸,神疲畏寒,汗时自出,大便溏而不畅,迭进活血祛痰之法,但症状仍有反复,舌紫苔薄,脉沉细,证属心阳不足,血行无力,活血祛痰之品虽能畅通血脉,但亦易耗损阳气,导致心阳愈发虚弱,故病痛反复难愈,治当温阳益气为主,方用附子汤加味:熟附子6克,党参、白术、茯苓、葛根各10克,丹参、赤芍各12克、甘草3克,参三七粉、血竭粉各1.5克(另吞)。服药1周,胸闷已除,痛势亦缓,原方去参三七粉、血竭粉,续服3月而停药,随访1年,病情稳定。
三、通脉四逆汤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通脉四逆汤为治疗少阴虚寒重证的方剂,故方中干姜较四逆汤增一倍,附子亦选大者,温阳散阴力宏,配以甘草甘缓益气,药简力专,诚为回阳、救逆、通脉之良方。《伤寒论》谓:“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并指出药后若“其脉即出者愈”,表明本方对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有显著疗效,故张仲景以通脉名之。
历代医学家对本方能起下焦之元阳,续欲绝之脉极为尝识,如尤在泾曰:“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一倍,为阴内阳外,脉绝不通,故增辛热以逐寒邪,寒去则阳复返,而脉复出”。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昏厥等证范畴,其脉均表现为沉、迟、涩等,临床以阳虚、气虚为多见,因此选用通脉四逆汤治此每能奏效,其临床应用指征为:1.脉沉迟,甚则脉微欲绝;2.手足厥逆,神疲畏寒;3.舌淡而胖。对无脉症、低血压、肢端青紫症等疾病具有以上指征者,也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例4:付某,女,52岁。心动过缓数年,多次发生昏厥,经当地医院中西药治疗,心率仍在40次/分左右。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面色萎黄少华,胸闷作痛,神疲乏力,四肢发冷,口干少寐,舌胖苔薄白而干,脉沉迟,偶见结代。心阳不振,心阴亦衰,气虚运迟,心脉失畅,拟助阳配阴,益气通脉。
药用淡附片(先煎)、桂枝、麦冬各9克,黄芪、党参、熟地各15克,干姜、五味子、菖蒲各6克,葱青1.5克,炙甘草3克。服药半月,胸闷作痛得减,脉沉迟已起,结代脉消失,心率维持在54~60次/分,出院随访3年,情况良好。本例以通脉四逆汤伸发阳气,化凝复脉,又以其口干舌燥,故加生脉散以制姜附辛温,葱青与菖蒲振奋心脉,取以为使。据此方义治心率缓慢者多有效果。
四、讨论
1.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危重阶段,其虽有寒化和热化之分,但以寒化证为少阴病本证,故少阴病脉证总纲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脉为心之府,心脏一旦病变,其病理变化必然反应在脉象上,因此,启发作者运用少阴病的方剂治疗一些心血管疾病,通过实践,取得满意疗效。
2.作者根据《内经》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和“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理论为指导,强调温通阳气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尤其对于一些危重的心血管病,更不可忽视温补阳气的必要性。
3.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大多以附子为主药。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脉,专能振奋阳气,祛逐阴寒,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既要辨证施治,又要抓住疾病主流,不必谨小慎微,并可利用加减配伍,制约其过与不及。笔者临床配伍常用以下五法:(1)阳中配阴:配麦冬、生地;(2)甘缓调和:配炙甘草;(3)阴阳双调:配生脉散;(4)镇潜抑逆:配龙齿、磁石、代赭石;(5)温阳泻火:配知母、黄柏,或大黄、黄连等。因证而施,制其有余,调其不足,则可扩大附子的运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