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听到和夫这么说后,心里觉得和夫这孩子平时很老实的,现在怎么突然间变得爱说谎话了呢?
老师疑惑了。
原来是张友谅的爷爷白天有事不在家,到了晚上回到家后,一看柿子树上光秃秃的,只剩枝干在风中摇曳。这可是自己辛苦了一年才长得这么好的柿子树啊,现在柿子全都不翼而飞了。那个气都不打一处来。
爷爷回家问过张友谅后,知道原来是和夫这小子干的,爷爷就决定第二天到学校去告和夫的状。
老师把张友谅的爷爷的话讲述给和夫听。
和夫听到这些话后,心里真是感到莫名其妙 。
不是你张友谅传话给我说,你爷爷让我带着同学们去你家里摘柿子的吗?现在怎么就又反倒咬我一口,这不是莫名其妙是什么呢?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人?明明是你们让我摘的,现在又来向老师告状。这让我到底相信谁呢?
我以后还敢相信别人说出来的话吗?
从学校回到家里后,和夫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夜晚,在睡觉前,和夫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无处发泄,他干脆拿出自己是日记本,写下来下面的文字:
“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让我懂得了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话。一个人嘴上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不能单单凭语言本身做出判断,还要考察说话这个人的人品到底怎么样?人品不行的人,他的话也不能随便相信。人品好的人,说的话,把握性还强一点,但是也不能完全信任。”
写出这段话时,和夫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
一个小学生就有这样的悟性,不能不说和夫从小就有“惠根”,实际上我们应该说稻盛和夫有善于反省之心更为合适。
发生这件摘柿子的事件,让和夫思考了很多天。
三郎见和夫这几天都不开心,就问他是为什么不开心,和夫一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和夫觉得虽然那些小弟弟们都称自己为大哥,是孩子王。但是自己这个所谓的孩子也只是在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弟弟面前吹嘘一下罢了。
自己到底知道多少?自己到底有哪一点可以被他们称为大哥的呢?
就自己这一点小本事,走出这个学校就什么都不是了。
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和夫却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小事。
和夫认为这件事属于一件意料之外的事,但是应该好好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他对摘柿子这件事,既不就事论事,也不轻易放过,他要从中思考其中的意义,并从中吸取教训。
他思考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人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