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飞速,物质财富在各个方面都表现非常好,然而精神之花却有越来越萎缩的势态。
习大大在人大讲话中强调,要重塑社会主义价值观!
精神文明建设也是真的到了不提高就会后退,后退到无路可退的地步了。
今天我们再来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谦良恭俭让的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把内心的善良捡起来,放大,必将照亮整个神州大地。
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年间,安徽桐城,有个叫张英的人,皇开科而高中,官至当朝大学士,位极人臣,在他桐城老家更是大名鼎鼎,可谓是光了宗耀了祖。
这年,张家和邻居吴氏发生了一些小误会。
事情的起因是邻居吴氏要建造房屋,开工建设时,遭到张家的反对和阻扰。张家认为他家的墙应该后缩,而吴家以为,就应该这样建造,不能往后缩了。
张家人自以为张英在朝中做大官就有些嚣张的压吴家一头,不准他们继续建房,还紧急休书一封急送京城,找张英讨要支持。
哪知道张英大学士却能明辨是非还急忙差专人带上他的亲笔书信一封,快马加鞭疾驰安徽桐城。
张家人,一看见京城来人,喜出望外,心想大功告成。
打开书信,如兜头一盆冷水,激的一愣一愣。
张英在心中写道,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只是不见秦始皇!
缓过神来的张家人,后悔不已,匆忙找人来和事,并向邻居吴氏道歉。
收到道歉的吴家,受宠若惊,本来想着张英会要强压他家,没想到他会这样做!
也匆忙知会管事人,既然张家没有以势欺人,那吴家也退让三尺来表示对张英的敬佩!
张家让三尺,吴家让三尺,加起来就是六尺了。在张吴两家的要求下,就把那个巷子就叫三尺巷并把张英的回信,镌刻在巷口,用以惊醒后世子孙。
千里来信只为墙,就这样成了美谈,很快传遍四方,流芳百世!
今天如果去桐城,你也可以去那里实地看看三尺巷,回家给子孙后代聊聊,也是美事一桩!
~ 未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