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每日反思第46天。
写作是一件必须立即着手做的事,有效的写作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能够让有益的观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能者如李笑来、和菜头、何帆、吴军等,于细微处见真知;愚者如鄙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想起来,觉得好多可写,思绪万千,下笔却千难万难,无处着手,感觉没有内容可写。究其根本,是没学好。
为什么?古少对学习效率金字塔的阐释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也就是李笑来老师说过的:教是最好的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观点向他人表述清楚,是让自己掌握这个观点的最好办法。在教的过程中,对授予方来说,必须清晰地知道观点的内容,然后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句,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地表达出来(说人话),当对方提出质疑,能够进行反驳或者更进一步解说,最好有贴近彼此的实际案例来验证。没有达到教别人的程度,对
如何实现?第一,发现一个有用的观点后,自己要主动学习,才能掌握想要表述的观点;第二,经过反思,自己组织用语言表述,这一步,要反复思考,如何才能形成条理分明的表达,寻找旁证或者自己践行来加强证明效果;第三,传达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这一步,又要考虑别人可接受的程度;第四,受到质疑,要考虑全面分解观点,从不同的侧面陈述,消除疑虑。万一被问住了,又要重复前面的过程,使自己能够对观点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在此循环中,可能会发现新的观点,新的材料来佐证,又需要对新发现的东西进行学习,扩大自己的认知。最后,无论是支持了自己的观点,还是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自己对这个观点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也能加强自己践行的决心。
想说服他人,引领他人,不是抛一两个观点出去就能办到的,一知半解,学艺不精,徒贻笑大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