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一把伞吧?雨天打开,晴天收起。
人生是一场游戏吗?收放自如才会有人生的潇洒。
沟通是需要跨山越河吗?勇气永远比腿脚重要。
集体活动其实现在很少出现了。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社会开始分散化解,人人为着利益所驱动,纷纷如蚁出穴,奋斗在自己的个人小道上。一个村子八百人,便是八百个方向,一个单位二百人,便是二百种想法,正可谓,谋求利益的滚滚洪流,泥沙俱下,准备好的,没有准备好的,自愿的,半情半愿的,皆被挟裹而入,无可逃避。更有一种催毁道德良知的理论出笼,“不管白猫黑猫,抓着老鼠的便是好猫”,更让这场拜金活动,一个浪头越过一个浪头,义无反顾地癫狂而去。所以,在此情形之下,一切皆被物化,被物质,我们不自觉地成了金钱的奴仆。
参加一个学习培训班,单位出钱,又是离职学习,是件人人羡慕的好事。然而,学则学已,却在这个短命的小集体中,让人更能感受到沟通之难、融入之难。
第一个非常不好的感觉,便是座位的安排顺序。
在这个活动中,初步了解,人员大多是科处级干部,而且以科级干部居多,处级干部为少,而我以正处待遇干副处的活的有些特殊的身份,怎么着也得前三排吧。没想到,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前排没有,前三排没有,前五排没有,我站在课堂中间,再三寻找,自己的名字沓无踪影,我甚至怀疑把我的名字给漏掉了。眼看大家纷纷落座,有些着急起来,便问坐在后面的组织人,说我叫某某,怎么找不到呢?那个小伙子,一听,好像看也没看,就随便一指,说,这不是吗?噢,可不是,最后一排的正中,自己的大名赫然在列。
人坐下去,心里却是感觉别扭大了。便分析起来,到底这样的排法是个什么规律呢?
看看第一排的,有和我同级别的,也有小青年,中午大多是年青人,也有职务高些的,而我们这最后一排,邻座却是有一位职务比我高的,这让我更加迷糊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我们这六十多人,来自不同县区,不同市局,不同分区,职务最低为副科,最高为正处,彼此在各自单位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养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性。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想处,明显感觉,每个人都官气十足,板着脸,呆着表情,好像其余每个人都不在话下。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立着毛刺的刺猬,谁也不靠近谁,谁也不亲近谁,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人就是一个自我集体。
嘿,我的天呢!
这沟通起来,能不难吗?得有破冰之志,历险之勇,方得始终。
当然,时间是最好的融化剂。然而,恰恰,我们又时间短暂,仅仅数天而已。
打开心地,收起心事。让自已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绽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