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哲学114:投资中的效率问题

我的投资哲学114:投资中的效率问题

昨天一直在看邓巴的这本《人类的演化》,其中说到了生物每天用于寻找和吃食物的时间,对一种生物的演化有很大的影响。你用于干一种事情的时间过多,那么也就减少了你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人类的演化其中几个重要的节点就与人类的食物有关。比如说对于火的使用。当你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那么你就可以去做其他事情。

我通过这件事想到的是,我们要关注做的具体事情。但更应该关注我们如果才能提高,我们所做事情的效率。啥是效率,就是你单位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还是拿吃东西举例,人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吃进全天所需的热量。但是食草动物就不行,很多食草动物他们需要很多时间去吃,还需要很多时间去消化。他们的一天可能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跟吃相关的事情上。

但如果把这件事放到人身上呢?如果我们一天中醒着时间基本都用来吃东西,那会怎样?我想如果那样,人类肯定不可能是现在的样子。人类正是因为不用为寻找食物、吃和消化食物花那么多时间,才使人可以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引申到投资方面就是,你在投资的时候,并不能只关注投资这件事中的具体操作。而是要去用更多时间去思考,如果才能提升我投资的效率。投资的效率是什么?就是你操作的单位时间可以获得多少收益。

还是拿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整日盯盘,不停的操作,最后并没有挣多少钱,甚至还可能是赔钱的。这可能正是大多数初入股市人的写照。那么这种行为就效率低下,甚至是负的。因为忙活了半天不但没挣钱,还亏了。也就是说,你并不能用简单的忙碌去解决问题。不动脑子的忙碌就是瞎忙。你必须要用结果来衡量你的付出。

那么对于投资来说,是否挣到钱才是考核你投资成功的标准。但是是否挣到钱,并不能用忙碌来解决。你根本就无法通过无脑的频繁操作来解决挣钱的问题。更大的概率是,你操作的越多,你亏的就越多。就算你没有在股价上赔钱,也会在手续费上亏钱。

你需要思考的效率问题,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次操作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要保证你的每一笔操作的成功概率。投资是件高度需要脑力付出的事情。通过频繁的买卖,靠运气是做不好投资的。你不去思考失败的原因,只寄希望于下一次会成功,是做不好投资的。

其实这种心态就是赌博的心态。也是我最开始进入股市时的心态。我一次没有挣到钱,就寄希望于下一次。但我没有想过,就算我下一次挣到钱了。下下一次呢?你根本没法重复你的成功,因为你的成功都是来自运气。就算你运气好,连续赚了十次,只要是下一次你失败了。你之前的所有成功就会全部归零。

当你没有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和策略的时候,你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是运气。因为运气是与你无关的,所以你也就无法掌控这一切。

对于投资你思考并不能仅是表面的问题,你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本《人类的演化》中提到了一个词:意向性。解读他人心理(心智化能力)涉及一系列反思性的思维状态,他是关于对自己和他人的信任/欲望/企图的理解。意向性是分度的,一般人都在五度左右。刚出生的婴儿大概就是一度意向性。聪明一些的小动物差不多能到二度,也就是相当于四岁孩子。

我说这个的意思是,我们的大脑给了我们思考的先决条件,但是真的要能进行深入的思考,还需要我们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这也是为什么,股市中有些人能赚钱,而大部分赚不到钱的原因。大家都有个脑子,而且智商也没有相差太多。只是因为你没有去深入的学习跟思考,所以也就导致了你的投资并不成功。

对于投资你不能只想自己,因为投资你需要面对的是市场,是无数跟你一样的人。你需要去面对无数跟你一样的交易者,也需要去面对企业的经营者。所有这个市场的参与者都会对你的投资造成影响。就像上面提到的意向性,小孩子一般就只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当他们大一点,才能意识到还有其他人。并且逐步感受到自己在他人眼里的样子。

这说白了就跟下棋一样,你不但要思考自己该怎么走,还要去思考对方会可能怎么走。还要去思考,对方会认为你怎么走。这也有点像盗梦空间,这里存在着一层层的嵌套。还是要强调,人类的优势在哪?不就是我们可以进行抽象的思考吗?很多事情,根本不要真实的发生,我们在头脑中就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演。直到我们找到那个我们自认为最好的选择,然后在付诸于实施。这样人类需要付出的成本就非常低了。

在投资中,我们一般就只习惯于思考我想要什么,而不去思考我该如何做才能得到他。自以为我只要想赚钱,我就能赚到钱。但来到股市的,又有几个人是想赔钱的呢?你想根本没有用,你需要想的是我该如何做到这些事情。

你需要先建立一个对于资本市场的客观认知。在这个客观认知的基础上,你再根据所发生的具体事情,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你应该怎么做的结果。

这就要进入今天的主题了,投资中的效率问题。我的观点是,你在开始投资之前的学习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提升效率。单纯的快速进入股市,频繁的操作根本不是提升效率。盲目的投资,不但没有效率,更可能是像我上面提到的,产生负效率。也就是赔钱。

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连投资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那你就不应该开始投资。

我理解的效率是什么,他就是你的付出跟你的所得的比值。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就是效率高。但要想少付出而收益多,就需要你能尽量少的做无用功。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无形中就降低了我们的效率。集中精力去做那些有助于你投资成功的事情,也就是在提升你的投资效率。

什么是无效的努力和忙碌?我曾经做过的无效努力就是,在网上到处去找机会。渴望找到一个高人,泄露一点天机给我,让我可以买入一只买入就能立刻上涨的股票。就是说,我当时满脑子想的就只是我想要一个结果。你不要跟我讲什么其他的,你就直接告诉我买这个,然后什么时候卖就行了。其他的为什么,我统统不关心。

我之前的思维方式就是,我认为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或是完全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轨迹在走。有人可以把一切都计划好,规划好。我可以找到一个高人,或是大哥带我。而我基本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只要享受胜利果实就好。

事实证明不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牛逼的大哥。就算有,大哥想的也不是帮我,而是如何占我便宜。这个世界也不是在按照一种既定的轨道发展。现实只是发展的结果,并不是被计划出来的。在没有既成事实之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所有你想要的东西,只能是最终来自于你的思考与实践。而运气也是公平的,当给了你好运,也会在不经意间给你点坏运气。

效率是个结果,提升效率的过程,也就是你认知提升的过程。你比他人的认知更符合现实,那么你的行为也就将更有效率。因为你在做事的过程会更少的犯错,和做更少的无用功。

那么这样一来,提升效率也就转变为了提升认知。但认知他也并不是学历,不是说你学的多,就认知一定高。很多专家学者在股市中不也一样的赔钱吗?我认为的认知是,你学习思考实践的结果。你只有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才能完成认知提升的过程。简单说认知并不是简单的你知道了什么,认知而是你到底能做到什么。认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认知跟效率一样,应该是个比较级。认知的高低,效率的高低,也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看出来。

我感觉投资的效率应该都在投资之外。整天盯盘的人不见得有效率。你看那些真正赚大钱的人,是每天盯盘吗?投资的赚钱并不是来自频繁的买卖,频繁的买卖所赚取的有限价差,也无法让你发大财。真正的赚大钱,发大财,应该是来自那些极少数的正确决策。

就像巴菲特所说,他所赚到的钱,只是来自那有限的几家公司。你只要保证你做出了正确的买入,那么赚钱就通过简单的持有,就能做到。如果你能通过买入几家好公司,长期的持有,就赚到了很多钱。那么你的这个行为就是非常高效的。

但话又说来了,这个高效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吗?正确的投资决策,正确的操作,是是个人就能做到的吗?如果真的那么容易,岂不是很多人都成股神了吗?

高效的投资决策和行为,是来自长期的学习思考实践。我们所看到的是他做出了正确的决策,看似并没有做什么,好似很清闲的样子,最终就赚了很多钱。但其实还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根本就没有看到的。就像我非常认可的一个观点,一个人一时赚钱或是事事顺利可能是因为运气。但如果一个人一直非常顺利,那么他一定是个高人。

因为他看似跟我们一样,做着差不多的事情,但结果却与众不同。那么肯定是因为他做了一些我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他绝对是用有限的时间去做了更多的正确的事情。这就像是人到中年后,为啥有些人已经死了,而有些人却还那么健康。除了运气之外,还有很多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不同。

我们看到的很多都只是结果,但在拿到这个结果之前人家付出的辛苦,我们并没有看到。或是你很多时候是故意无视的,因为你们之间的巨大差距,是来自你的认知之间的差距。

我的思考并不能直接解决什么问题,我的思考只是对于自己想法的一种梳理。我希望通过这种梳理可以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我对此的定义是,自我完善与自我构建。人在肉体之上的,只是一系列的信息。你所谓的我,也只是一些记忆和由此记忆产生的逻辑关系。所以我认为,“人”最终就是信息形式的。就包括我们的身体,不也是各种物质按照基因的信息排列组合出来的吗?

我对于我所接受到的这些信息的梳理,就是在构建信息维度上的自我。你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信息越具有规则,那么也就预示着你越强大。这个跟我们身体是一个道理,个头大,身体强壮,你自然就强大。当你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非常的强大,那么你在人类社会中,自然也就能找到一个不错的生态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