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谁都逃避不了的拷问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一生中,不论任何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任何逆境,都不会动摇我去做的事情,是什么?
我越是思考,越是迷惑,到底什么事情能让我毫不动摇地去完成呢?到底什么事情我这一生要是做不到就会满怀遗憾,抓耳挠腮呢?
我现在还没有答案。
我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去探索这个答案,探索需要方法论,这就是我12月大半个月在做的事情。
下面我给出目前为止自己的思考过程和一点经验,如果你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也希望你提供你的经验,点醒我。
02 理想中的自己
我们都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但其实我们一点都不了解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吧!
于是我开始思考,在我内心中,理想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我进行了这样的梳理:
具体的内容就不详述了,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的,推荐给屏幕这端的你。
一番梳理之后,我总结出三个关键词(理想中的自己需要不断探索,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了解自己,不要急于写完):
健康、家庭幸福、个人价值
这其实也是我2018年计划的三个关键词。
03 年计划
从2017年开始,每年给自己定年计划,计划的内容和方式都在升级,不过有个问题是我在给自己定2019年计划时发现的:
很多时候,我们定年计划,可能只是一份愿望清单,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达成目标而设置目标,觉得哪个好就把它拉为目标,这叫什么?这叫盲目成长!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想啊,计划是什么,计划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案,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所以问题又回到了第一步,理想中的自己,对不对。这就是我第一步开始思考理想中的自己的原因。
所以2019年计划,我会先思考自己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根据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倒推计划,当然,想要知道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不要心急,慢慢迭代,就像剥洋葱,你需要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你的心~~
就我目前的思考来看,我的2019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模型,长成这样,这个表也可以推荐给你,我用了三年了,也有4个朋友跟我一起在用这个模板来做计划。
另外再补充一点,定小目标的时候,要使用SMART原则,即,
- 绩效指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 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 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 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Realistic)
5.绩效指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ound)
04 一起进步吧!
希望我目前的探索可以帮到你~
抱团成长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现在我和几个小伙伴在成都组了一个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目标管理小组,如果你在成都,你也想要一起成长,加入我们吧,一起进步多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