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奶”的奶茶
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增长,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奶茶店,且价格也异常昂贵。从奶茶粉勾兑的3-5元不等的奶茶,到动辄二三十块的“高端”奶茶,它们在俘获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消费群体的同时,这些奶茶背后的营养价值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
超标的糖量、无“奶”的奶茶,这些铁锤般的调查数据无一不让我们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对于这些问题是否对消费者构成了消费欺诈?像中国消费者报这样查到奶茶店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这也确实是属于消费欺诈。大家可以联系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拨打12315举报商家的不诚信经营,如果相关证据保留好、查明确实有问题,并且已经造成健康损害,也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商家赔偿。而那些无良的商家,为了一时利益欺骗消费者的无耻行为也终会自食其果的。
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蚂蚁上树里没有蚂蚁,螺蛳粉里没有螺蛳,这些号称美食界的几大谎言,美食之所以“名不副实”,主要是配料和做法的原因,不关乎诚信问题。但是,有些商家宣称喝奶茶不会长胖,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消费者了,检测结果显示,很多奶茶里压根不含奶,而且部分低糖奶茶中糖超标,无糖奶茶不符合国家无糖标志规定,甚至几款奶茶样品检出含有危害人体的反式脂肪酸。
奶茶如此好喝,却是脂肪带来的良好风味和口感。 奶茶作为现代甜品,备受年轻人的青睐。普通甜品店里,一杯奶茶动辄十几元,一些知名品牌的更贵,但实在没想到质量却如此不堪。奶茶中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商家是从利益出发的,能省则省,用奶精替代真奶更是行业的潜规则。其次,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尽管知道奶茶里不含奶,可消费者依然愿意掏钱购买,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商家的不法行为。另外,奶茶行业尚未有明确的制作标准,缺乏行之有效的规范,导致整个行业乱象丛生。
针对奶茶行业存在的问题,福州市消委会向现制奶茶经营者发出了诚信经营倡议书,奶茶经营者应公示奶茶成分表,严格按配方制作,让消费者了解并监督,同时完善警示性标识。除此之外,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奶茶行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商家虚假宣传,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总之,笔者认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奶茶还是少喝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