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曾国藩谥号文正,然而这个谥号的意义,远远要大于这两个字本身,这是当时的国家对于他个人最大的肯定,也是他用一生的奋斗换来的最顶级的荣耀。
谥号制度是古代中国一项非常严肃的制度,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起初,只有帝王才能获得谥号。到了汉朝,皇帝也给大臣“赐谥”,但操作极其严格,只有生前封侯者才有得谥资格。到了唐朝,赐谥资格扩大到三品以上的职事官。明清两代,获谥的级别大幅升高。清代规定,只有一品大员去世后,请皇帝决定是否赐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特办,一概没有谥号。
其次,谥号的用字,极有讲究。皇帝的美谥莫过于文、武。大臣的谥号之美莫过于正、忠。对于文臣来说,谥号以“文”字开头是很荣耀的事情。明清只有出身翰林或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高官,才能用“文”字。而“文”字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尊贵,只能由皇帝特旨颁布,群臣不能擅议。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的把这个谥号给人的。那么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都有些什么人呢?
太宗的镜子叫“文贞”
咱们先说唐朝,唐朝时的魏征、陆象先、宋璟等人都得到了文贞的谥号,而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应该是被李世民比喻为“明镜”的魏征了。
魏征字玄成。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谥号里这个“文贞”其实和“文正”是一个意思(答案在下文中会说到)。而魏征之所以成名完全是因为这位先生实在是太不拿皇帝当干部了。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qie,一声)谏,虽几次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
宋朝这对好基友的一字之差
北宋时承唐时的风气,初年的几位大臣,像李昉(fang,三声)、王旦都被谥为文贞。上文中我们说的文贞就是“文正”,这里就有了答案,原来到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叫赵祯,为了避讳,文贞才改为“文正”。
宋朝得“文正”谥号的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九名。而这里我们单说两人,那就是司马光和王安石。对历史稍微感兴趣的朋友可能知道这二人既是好友又是政敌,他们的友谊来自于他们的志趣,他们的见识,他们的品格。而在政治上,对于变法,他们一个保守,一个激进,最终水火不容,分道扬镳,而可贵的是后来上台的司马光虽然将新法逐一废除,但并没有像对待政治敌人一样处理王安石,甚至在王安石死后还追封他为“太傅”。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的谥号单单是一个“文”字,有人认为,这个谥号是极高的美谥,甚至超越了 “文正”。也有人认为,这个谥号明褒实贬,只说王安石的道德文章,避免对于王安石的政治做出评价。这里我们不多做讨论,只是司马光与王安石一个谥号“文正”一个谥号“文”,一字之差,却藏着多少风波故事。
这个“文正”最悲惨
明朝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其中方孝孺因拒燕王草拟即帝位诏之命而被杀,福王时追谥“文正”。
要说方孝孺这个“文正”可真是得来不易,方孝孺年幼时十分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天才,”朱允炆即位,征召他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诗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都要向他询问。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碰上疑难,就召见他让他讲解。与皇帝亦师亦友的感情,让他对于建文帝忠心不二。
靖难后,朱棣即位时要拟即位诏书,朱棣想到了让方孝孺写,来装点门面。朱棣便召方孝孺上殿草拟即位诏书,然而此事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方孝孺不但没有理会朱棣,反而存心要为建文帝鸣不平。他身穿孝服,在大殿上痛哭不止。并与朱棣上演了一场“皇权正统性”的辩论,朱棣怎么会是明朝最佳辩手方孝孺的对手呢?被问到哑口无言后,朱棣一气之下便用灭九族来威胁方老先生,可方老先生毫不畏惧,吐槽到“就算灭我十族又如何”。他哪知道朱棣绝不是那种在夜宵摊上狂喊“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混混。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皇帝,这件事的结果就是,方孝孺被腰斩(极为残忍的死法),真的被灭掉十族。(他的学生被算作多出的一族)。
名不副实者混入“文正”队伍
有清一代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谥“文正”。汤斌是康熙时期理学名臣,在朝以敢于争议闻名,乾隆元年谥“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谥“文正”,曾国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军机大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最终得谥“文正”。 但是曹振镛、王文韶等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庸才。平庸圆滑、钻营仕途的人,反而能得到升迁,能在死后获得谥号。时人讽刺这种现象是:“无灾无难到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