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这个专业名词,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它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组合词。“语言”,本身是文明、进化的象征,而“暴力”,则是野蛮、原始的标志。
两个味道相反的词搞在一起,给人“伪文明”或是“进化不能”的感觉。
每个人所说的话,某种程度上,都是说给自己听的,语言暴力的施行者也不例外。
近日,9岁女童章子欣遇害事件引发的一些网络效应,触发了我对语言暴力的思考。
自从人类文明发展至提倡“君子动口不动手”后,“语言暴力”就成为新型暴力手段,以精神虐待的方式持续发展升级。
其危害不必多说。
首先它具有催眠性,所谓“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别人的“假话”足以乱了“真我”;其次具有隐蔽性,就像一枚裹了糖衣的炮弹,令人防不胜防;另外还具有持久性,一旦形成心理上的创伤,可能要花上数倍时间疗愈。
下面针对四种不同对象和情景下的语言暴力给予一些动力学意义上的解释,希望可以稍稍撩动施暴者和受暴者的感觉。
网民VS当事人
开头提到的女童章子欣遇害事件,至今可以查清的大致事实是:一对男女租客以带子欣到上海参加婚宴为由,在子欣爷爷奶奶的同意下有偿带走了子欣。
几天后,该对租客双双自尽,子欣下落不明,最后被发现死于溺水。
事件发生后,许多不明实情的键盘侠针对子欣家人作出了臆断性的唾骂:
“(爷爷奶奶)贪小便宜,利令智昏,心被魔鬼吃了!”
“就是被她爷爷奶奶害死的!爷爷奶奶才是罪魁祸首!”
“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如果是男孩,肯定不给,就不会有此悲剧!”
“说不定认为孩子是个累赘,希望孩子不要回来。现在装崩溃,装得好像哦!”
此事只是冰山一角,类似的隐形暴力每天都在互联网上演,有人还就此戏称这是一个打字不用负责任的年代。
我试着把自己代入这些网友身上,幻想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正义凛然”地发表各种“批判”,总结出来的体验是:嘴巴很过瘾,满足感有如吃到奶的婴儿。
所以,那些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对事件当事人施以唾沫飞溅式辱骂的网民,也只不过想向妈妈讨口奶吃罢了。
我们知道,嘴巴是婴儿与外界交流用得最频繁的器官。
他们凭借嘴巴的活动功能以及养育者的配合照顾,得以实现最原始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欲望。
这个通过嘴巴获得力比多满足的阶段被称为口欲期。
虽然婴儿渴望养育者24小时无条件的照顾,但没有养育者可以完美做到。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残留一些口欲期未被满足的部分,并伴随成长。
因为未满足感会带来痛苦,因此每个人都会想方设法寻找一些办法剔除这些痛苦。
而键盘正是施暴网民用以弥补口欲期未满足之残余所使用的最便捷、最痛快、最不用负责任的工具。
通过敲击键盘,污言浊语跃于屏幕,有哪句说哪句,点击发送,相当于在千万人面前完成了一场歇斯底里式的道德演讲,满足感立竿见影,顿时身心舒畅。
他们无需考究事件真相和人物情绪,就像婴儿无需考虑妈妈的现实处境与情感体验,贪婪地渴望着妈妈的乳头,享受着对这个世界无所不能的掌控。
父母VS孩子
我接待过一些幼儿个案。
在游戏中,经常出现孩子无意间爆发语言暴力的情景。比如,幼儿对着玩具娃娃或者动物道具咬牙切齿地辱骂:“知不知道你笨得像猪!”“你怎么这么没用?!”“去死吧,弄死你!”
孩子的语言暴力,大部分是从养育者(一般是父母)身上习得的。这里想借用比昂提出的容器概念作一个比喻性解释。
比昂提出,关系的本质,是谁向谁投射焦虑,谁为谁承受焦虑。当孩子有不能承受的体验时,ta需要把它丢出去,让一个具有容器功能的人接住这些体验,并将其转化为可以承受的体验,返还给孩子。
而这个具有容器功能的人,一般是妈妈,所以也有“容器妈妈”之说。“容器妈妈”中的“妈妈”,广义上应该指向具有妈妈功能的人,故而包括孩子的所有养育者。
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中,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孩子向父母投射焦虑,父母为孩子承受焦虑,从而充当孩子的“容器父母”。
但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相反的情况:父母稍有不顺就向孩子发火,把自己无法处理的焦虑、愤怒、恐惧通通投射到孩子身上。
可以说,每一个语言暴力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精神折磨的容器孩子。
许多父母,因为长期缺乏具有容器功能的父母形象,故而一直在寻找,直到他们遇到自己的孩子。
他们在孩子身上找到了久违的安全感,于是紧紧抱住孩子这个巨大的容器,肆无忌惮地实施自己的投射。
为什么父母选择自己的孩子来投射焦虑,而不选择别人?首先,孩子是父母最亲近的人,血脉相连;投射代表边界的丧失,越是亲密,越没有边界,就越方便实施投射。
其次,父母绑架了孩子的忠诚,深信孩子会认同其投射的内容。一旦这种投射性认同机制达成,父母就获得控制孩子的快感。
老师VS学生
媒体报道,某地初中一班主任老师,因持续用脏话辱骂13岁女生,经家长和校方交涉仍无改善,遂被该女生录下辱骂性言语100多条,时长超过20小时。
“下学期你不要来,你再要来,我把你捏死在教室里。”
“你贱不贱,你自己丢不丢人,你像个死人一样坐在教室里。”
“你咋老是这分数,怕是种的事。”
我身边一位朋友的孩子也遭受过来自老师的语言暴力,老师向孩子“坦言”:“我最倒霉的事就是有你这样的学生!”这孩子还算机灵,回家告诉妈妈。他妈妈也很智慧,问孩子:“你信吗?”孩子坚定地说:“我不信。”
教师本育人,老师本该是一个有修养、高自律的职业形象。
无奈这些老师就像幼儿无法控制大小排便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排泄。他们的自控力尚不足以使他们在有人的场合说人话,以及在讲台上保持为人师表的形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一般这样的老师都具有低自尊的人格特征,他们的关系模式是“一方极度抬高,一方极度贬低”。
他们站在讲台上,以藐视学生为代价,彰显自己的强大。曾奇峰老师说过,所有人都会在轻视他人时很迟钝,被他人轻视时很敏感。
施暴老师正是沉醉在对学生的极度轻视之中无法自拔,故而在言语控制上维持了迟钝,换来的是学生因被极度轻视而埋下的创伤。
另一方面,他们滥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教师形象,选择了学生这个弱势群体,把自己在其他客体面前无法宣泄的愤怒在讲坛上以排山倒海式的表达。
上司VS下属
如果来个现场调查:“你挨过上司的语言暴力吗?挨过的请举手。”估计躺枪率可达90%以上。
身边不乏遭受过职场上司语言暴力的朋友,有专门拿下属来挑刺的,冠以下属“蠢驴”的称号;有几乎每天都要把下属嘲讽一番的,说下属每天在此“苟且偷生”;也有使用逼迫性语言强制加班的:“这里不养闲人,不养废物!不加班就是不想干!不干直接说,去人事离职!”
上司是权威的象征,他们一定程度上掌控着下属的前途和命运,也算得上是下属的“衣食父母”。
但是,在权力的彰显和表达方式上,语言暴力并非必需;相反,语言暴力会强化上下级之间的情绪张力,骂战一触即发。
身居高位的上司拿下属出气,背后隐藏的是上司使用的权力型投射性认同防御机制,该防御机制的潜台词是:“没有我,你活不下去。”
首先,这样的上司是内心充满无能感的人,这种软弱的感觉让他们难受,于是他急于将这种无能感抛出去。
而下属是可以接收他们无能感的极好对象,因为他们大权在握,下属无力反抗,只能忍辱负重。
所以,上司对下属施以语言暴力,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无能感投射到下属身上,他们在暗示:“你是不行的,没有我,你没有办法活下去。”从而诱导下属内心生出自己确实不行的感觉并付诸行动。
现实生活中,有些语言暴力是意识上明知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而为之,这种情况交给法律和道德来约束。
但有些情况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出了或轻或重的伤害性语言,即便下一秒后悔,但在特定情景下仍然无法对自己的言行有足够的认知。
因为那一刻他们内心处于分裂的状态,他们着急地抛弃自己不想面对的那部分人格,并将其安放在他人身上。
如果可以的话,在伤害性语言泼出去之前,多停留几秒,在内心先对自己说一遍这些话,问问自己:“这是属于我的东西,还是对方的东西?”如此多试几次,或许能够将你不想要的那部分自我呼唤回来,加以整合,不让自己成为施暴者。
而对于被语言暴力虐待者,要明白那些施暴者的恶语只是对方有些东西用坏了不想要而强塞给你而已,并不是你的。必要的时候,在关系上离施暴者远一点。
作者:舍予 第四季传播师计划学员,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曾混迹于检察官队伍,后闯入心理圈,致力于以精神分析诠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