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维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字面意思就是说有丑陋做对比,我们就知道什么叫做美了,有不善的存在,我们自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善。有对比,才能更加明确事物的属性。就像初中物理学中的参照物一样,运动是绝对的,但是有了参照物做对比,我们才能感觉到我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超前跑了,还是向后退了。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读起来韵味十足,语言很是优美。字面的意思是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我对此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方面事物的属性都是相对的,被比较的参照物变了,那么定义的属性自然也就变了。比如1厘米跟1毫米比,它是长的,但是跟1米比它就是短的了。也因此,反证了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即便描述了它的属性、规律,但是这些属性和规律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另一方面是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比如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上和下、音和声、前和后等等。这两面性都是对立的,但同时又是统一描述一个事物/事物属性的,同时这两面性还可以相互转化。正是这种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这是永恒不变的。完全就是马哲中的矛盾论——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3.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老子用了短短24个字,而且是非常优美的文字,说了马哲的矛盾论!
最后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维弗居,是以不去。”字面意思是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那么在阐述我的理解之前,先将《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关于圣人的定义说一下,感觉《道德经》里面说的圣人跟它是一个意思。原文是“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译文是“其次有称作圣人的,安处于天地间的和气,顺合于八风的变化,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同于世俗,也就不会产生恼恨的情绪,行为并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受世欲牵制。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想有所负担,务求精神安逸愉悦,以悠然自得为已功,形体不会衰惫,精神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一百岁。”撇去前后,可以看出所谓圣人就是行为处事顺应天地变化,精神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
由于圣人了解掌握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内在本质规律,所以他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事物之上,去干涉它的发展变化。而且我想一旦用外力去破坏事物本身发展,其过程或者结果并不美好,总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反季节蔬果,冬季的雾霾,揠苗助长。。。。
最后以“不言之教”,作为这篇作业的结束。有时候相互交流的两个人是不能够明白对方所表达的含义的,甚至会有完全相反的理解。这些都是由于个体不同所造成的。就好象一个班的学生同时听一个老师讲课,有的人完全不听,有的人听懂了一些,有的人甚至有更深刻的体会。语言是方便我们交流的工具,但是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此外,现在的很多学生不乐意被说教,更喜欢自己去探索发现。所以比之老美的教育理念,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