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了一场和Sheen的Girls trip,原来是想逃离南方去北方避暑的,没想到7月末的大连如此的闷热。这让我想起了在泰国的热,曾是我对 “与友同游” 最窒息的记忆。
莲花山:从 “被情绪绑架” 到 “尊重彼此节奏”
大连的热,和泰国的暑气有相似的灼人感,可同行的人不同,心境天差地别。在莲花山,我执着于徒步寻鹿,痴迷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Sheen虽不爱折腾,却先配合着走了一段。当发现 “先下山再上山” 要耗光体力,暑热也愈发嚣张时,她果断喊停,认真望着我说:“这路子行不通,咱别硬扛。” 我瞬间想起在曼谷的那些天,炎热笼罩得我们俩都有些体力不支,阿西会因我选的路线 “不够轻松” 闹脾气,我只能压抑自己的期待去哄。但是那天晚上打车回酒店,我发现司机非常地不和善,目的地有一些灯光幽暗,我出于安全考虑,我提议我们中途下车,她不说话,又表现出对我们还要步行的烦躁。可能是天气的原因,我完全不想做解释,但是她下车之后,把拖鞋一扔表现出一幅对我的埋怨,也不说话只是在微信里不断地与别人说话,见此氛围当时的我倔强地不想做沟通任何,可能是对不同频的情感懈怠,当时的我感到很绝望,甚至想尽快结束旅途。
而在大连,听Sheen的建议折返,没有委屈,反倒体会到 “双向尊重” 的珍贵。原来,友情不是单方面妥协,而是把 “我们的感受” 放在首位 —— 她尊重我探索的渴望,我理解她怕折腾的疲惫,彼此调整节奏的过程,让莲花山的风,都带着轻松的味道。这场小折返,像把我从泰国的 “情绪绑架” 里解救出来,明白真正的同行,是互不勉强,共寻舒服的步调。
金石滩:日出乌龙与i人的默契救赎
Sheen想五点起看日出、游泳,我贪睡想养足精神,结果两人都被暑气扰得没睡好。她四五点真爬起来去看日出,我迷迷糊糊地出了门,凌晨的海风里,我们像两只默契的i人:需要独处时,各自和海浪、朝阳对话;想念陪伴时,一个眼神就能重新并肩。
中途我给她发地质公园的邀约,却因微信翻译 “闹乌龙”,让她误以为我要单独行动。回来后,她让我帮忙给她买酒店的早餐,我以为她因为我没有陪她去游泳而生气。知道她吃完早餐回来,看到已经洗漱好的我,问我什么时候出门去饭店吃饭,我说我现在就要去餐厅。她惊问 “你不是不在酒店吃”,才发现是翻译搞鬼。这场景,和泰国时阿西因我没马上给回应就 “自我曲解闹脾气” 截然不同 —— Sheen的误会里,藏着对我的信任,即便暂时 “想岔”,也没往负面猜;我的疑惑中,也满是对她的笃定,知道她不会真生气。
相视大笑时,阳光漫进房间,我明白:i人的友情,是互不绑架情绪,是即便误解,也相信对方的善意。那些在泰国被消耗的信任,在大连的乌龙里,一点点被修复。这场日出折腾,让我撞见友情的另一种模样 —— 允许独处,也欢迎回归,误解只是小插曲。
翻聊天记录,那段因微信翻译引发的误会,现在想仍觉温暖。我本意是 “吃完早餐我们去地质公园玩”,却被翻译成 “去地质公园吃早餐”,Sheen默默买了酒店早餐,我也因 “以为她生气” 忐忑。这误会,多像泰国时阿西的一句话我就闹脾气,但结局天差地别 —— 她发现翻译问题后,笑着说 “Send me in English”,我也跟着笑,没有指责,只有对彼此的包容。
在泰国,阿西会把我的正常提议,曲解成 “针对她”,闹得旅途阴霾密布;可在大连,Sheen把翻译乌龙当趣事,我也欣然接受 “以后注意沟通方式”。这场闹剧,照见了两段友情的本质区别:前者是 “自我曲解后的情绪绑架”,后者是 “理解包容后的轻松和解”。大连的热,没成为情绪的助燃剂,反倒成了理解的催化剂,让我懂得,好的友情,连误会都能变成加深默契的契机。
旅途回望:挣脱阴影,拥抱 “不绑架” 的同行
大连之行,像一场 “祛魅与重塑” 的旅程。我们看了好多风景,意外中看见了梅花鹿,意外认识了一个导游,带我们去象鼻山体验海上邮轮,去做了高空缆车,还在海边意外看到了烟花和有趣的小女孩。我们常常惊叹,宇宙会带我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我终于明白:友情不该是 “谁迁就谁” 的苦情戏,而是 “我们都有不绑架对方情绪的自觉,也有拥抱误解、笑着和解的勇气”。大连的热,终会消散,但这段旅程教会我的 —— 挣脱情绪绑架,拥抱互相理解的同行 —— 会成为往后友情里,最珍贵的指引。
当我们收拾行李离开大连,阳光依旧炽热,可心里装着的,是比阳光更暖的懂得。这场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在同行里,挣脱过去的阴影,拥抱 “不拧巴、互相疼” 的友情。往后再想起大连的盛夏,该会记得:在同样炎热的季节里,有人带我走出情绪绑架的阴霾,让我重新相信,朋友同行,本就该是彼此理解、互相照亮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