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后的大清国就像女人一样,被日本撕掉了最后一层遮羞布。而围观的可不仅仅是日本,还有英国,法国,俄国等国。这些强国都在等着活吞这口肥肉。
大清国所有人都知道,再不改变,大家都得完蛋。
这也是光绪能顺顺利利启用康有为等人实行变法的原因。
但是任何改革必然涉及权利争夺。
百日维新中夹杂着太多势力在内讧,加上康有为这些变法派志大才疏,一朝权在手就敢拿刀乱砍人的狂妄性格,导致了戊戌变法失败,甚至连累光绪这个大好青年丢掉了前途。
1894年,日本使者叼着大烟卷,趾高气扬的逼迫大清签订马关条约。
同年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一窝蜂的跑到皇宫跟光绪皇帝说:咱得赶紧变法,要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
光绪也有变法的心思,但不知道从哪下手。康有为从口袋里拿出有关日本和俄国变法的神秘资料交给光绪。
27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光绪看完后激动的脸红脖子粗,干他娘,谁不变法谁就是孙子。并兴冲冲地跑到他干爸爸慈禧面前嚷道。我要变法。
其实愿意当孙子的真没几个,除了刚毅这个死硬派,其他人都希望大清变得厉害一点,至少不要被日本欺负了。
慈禧把急赤白脸的刚毅训了一通,回头就对光绪说,变法我不反对,但有一条。不能损坏咱满洲人的权势。
光绪得到慈禧的首肯开始着手变法。
刚开始的变法还算中规中矩,内容也只是废八股文,取消科举。办学校,练新兵这些常规变法。一些满清大臣看着也没多少稀奇,所以也就眼不见为净。
但改着改着一些满清主力就发现不对味了,像什么制度局,海军局。陆军局等等各式各样的局都冒出来了。
康有为准备担任制度局老大,把他的徒子徒孙安排在各个局当局长。甚至有些人当着满清贵族的面喊出保中国不保大清的口号。
这是要撇开大清朝廷,另搞中央的节奏。
先发现不对味的军机大臣荣禄试探着问康有为,你们这么个搞法能行么,很多人不会同意的。
谁知康有为不知天高地厚,嚣张的说道,不怕,杀一两个一品大员,剩下的人就会服气了。
这是典型的公鸡挑衅黄鼠狼,简直不知死活。关键是这些满清大员还掌握着权力,老佛爷的刀把子还没交给光绪。
为了压制这些满洲权贵,这些改革派给光绪出馊主意,比如把新疆送给俄国,把西藏送给英国。用这些获取西方国家对他们的支持。
幼稚的康有为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满洲老爷们一脚踢开。
同时也在挑衅淮军大佬李鸿章的底线。起初的李鸿章因为甲午战争失败,气场有点低落。所以也想巴结着这些政坛新贵,
包括地方的张之洞等人。都和维新派有着不大不小的交情。这些大佬给维新派不是送人就是送银子。
张之洞在江南给梁启超投资创办报刊,极力帮助维新派宣传改革理论。举荐自己的门生杨锐和刘光第加入维新派。
谁知康有为要把江南各式各样的工厂,军队都归拢到新成立的军器局和陆军局立面。
这下形势明朗,所有人都知道改革派究竟是一群什么混蛋玩意。
李鸿章恨康有为恨得咬牙,吓得张之洞赶紧公开声明,表示和维新派尿不到一个壶里。
就连吃粮不管闲事 的文官领袖翁同龢也回过味来,这些文官本来和康有为同出一脉。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现在形式变得太快,翁同龢赶紧通知他的好学生,让光绪赶紧降温,要不然非出大事不可。
巧的是光绪刚从恭亲王奕䜣家出来,奕䜣去世,临死前唯一交代光绪的是,翁同龢误国误民,决不可重用。这下好了。翁同龢话还没说完,就被光绪撵回老家。从此告别政坛。
康有为成了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了。所有人等着看维新派怎么收场。
就连刚到北京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也说,这么个搞法史上未见,能成功就见了鬼了。
所有人都在孤立康有为,所有事都干的不顺心。心烦意乱的康有为把主意打到慈禧头上,他以为所有反对他的人背后都是这个老妖婆作怪。不把慈禧弄死,他的事业永远不可能成功。
这就是史上第一昏头想出来的主意,派人包围颐和园,干死正在养老的老佛爷。
这想法也真他娘胆大,而且不机密。维新派内部人士都知道康有为准备围园杀后。关键康有为真敢干,9月18日,让谭嗣同带着一份密诏去见袁世凯。命令袁世凯先去干掉有军权的荣禄然后回来搞定慈禧。
袁世凯可是湘军系统的人,又和淮军头子李鸿章有莫大的渊源。他见识过慈禧的手段,当年的慈禧仅凭一己之力就逼得曾国藩裁军保命。又把李鸿章奕䜣这些大佬耍的团团转。
袁世凯怎么可能在这时候糊涂乱站队。袁世凯转头就把这些人全卖了。
谭嗣同刚走,袁世凯立马去见荣禄,荣禄一边调遣军队一边赶赴颐和园禀报慈禧。
没用三天,慈禧就让维新派知道了马王爷到底有几只眼。光绪被关禁闭,康有为梁启超逃亡。
维新六君子用鲜血告诉天下,改革彻底破产。
不过被杀的六个人却不全是康有为的死党。
刘光第和杨锐是张之洞举荐的。而林旭是沈葆桢的女婿,也算是出自湘军。并且这个人和荣禄的关系不错。算是湘军和荣禄共同培养的暗线。是预备将来变法成功摘桃子的。
康广仁倒是康有为的亲弟弟,不过一直劝说他哥变法要慢慢来。
最冤枉的是杨深秀,这个人是在这几天莫名其妙的上了折子,建议把袁世凯调入京城。
慈禧也不管有心还是故意,反正把杨深秀打入光绪一党。
这里面最可惜的就是谭嗣同,出生于地方官僚,年轻有为。他本来也有机会逃跑,可是不跑,并说出那句名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盛,如有,就从我谭嗣同开始。
这里面最虚伪的就是康有为, 表面上辅助光绪改革,实际上贪污受贿,搞腐败。以四品堂官的身份参与改革,不能尽心尽力。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由着性子胡来。 差点让光绪放弃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改革失败后,不尽心补救,偷偷跑路。不及时通知其他维新改革人士。坑了自己弟弟康广仁。
后来又跑到海外拿着自己瞎编的光绪血诏招摇撞骗。骗海外华人集资。用这些钱自己购买小岛。抛妻弃子。纳两个小妾。 最后被亲友唾弃。徒弟梁启超和他书文绝交。
后来鼓动辫帅张勋复辟。张勋失败。康有为贪生怕死又跑了。 再后来又鼓吹保皇党。意图推翻共和。 这个人渣在历史上反而有了维新志士的好名声。 简直让死去的谭嗣同大喊,天理不容。
总的来说,百日维新就是一场笑话,一群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维新派掌权,事后也不做具体调查,把外国的经验死搬硬套,由着自己的脑袋胡来。
最关键的是没有对政坛几方势力做好调节和沟通。上来就是猛干,得罪的全都是有军权有地盘的实力派大佬。一厢情愿的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强身上。为此不惜出卖国家的土地。
这样的改革对慈禧来说就是一场游戏。说毁灭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但戊戌变法却给本来就衰败的中国蒙上一层更厚的灰层。
慈禧打造的满汉权利平衡被打破。淮军系统因为甲午战败。势力收缩回江南。李鸿章本来希望靠变法给自己留点后路。江南的大佬张之洞这些人也希望分享改革的果实。
但是这些希望被慈禧一刀斩断。关键的是汉臣军阀彻底失去了北上的机会,也断绝了和满洲权贵和解的可能。满汉权贵彻底分裂。
这还没完,当初变法中,维新派答应给列强的地盘得不到兑现,光绪被关了禁闭,西方列强要找慈禧的麻烦。不明不白的让清朝和列国增添了许多矛盾。
戊戌变法后的大清形式成了,湘军淮军大佬退保江南,再也不管北方的事。满清政府和西方列强互相看不顺眼。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而义和团就是慈禧和西方列强斗法的产物。也算是为八国联军入侵和东南诸省联合自保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