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分析是指根据每个栅格相距其最邻近要素(源)的距离的分析结果。通过距离分析,可以指导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1.距离分析基础:
- 源:
源即距离分析中的目标或目的地要素。源可以是栅格数据,也可以是矢量数据。
- 成本:
成本是指达到目标或目的地的花费,包括时间、金钱等。影像成本的因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 成本距离加权数据:
成本距离加权数据也称为成本累计数据,记录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的源的最少累加成本。
- 距离方向数据:
距离方向数据表示从每一个像元出发,沿着最低累计成本路径达到最近源的路线方向。其中,每一个像元都被赋予了1-8的一个方向值,用来记录从最小成本路径方向。方向值0用于表示源位置,方向值1-8按顺时针方向从右侧开始依次对方向进行编码。
2.欧式距离:
欧式距离工具用于计算每个像元与最近源之间的欧式距离(直线距离),并按距离远近进行分级。
选择【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欧氏距离】工具,在弹出的欧式距离对话框中进行设置。
- 输出距离栅格数据:计算得到的距离数据文件;
- 最大距离:为可选项,若设置,则计算将在设定的范围内进行,距离以外的区域被赋予空值,默认距离是到输出栅格边的距离;
- 输出方向栅格数据:为可选项,是用于设置方向数据文件。
3.欧式方向:
欧式方向分析给出每个像元到最近源的方向。
欧式方向在欧式距离中就可以得到。
也可以通过【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欧氏方向】工具得到,其中,输入要素欧式距离分析中得到的距离栅格数据。
4.欧式分配:
欧式分配是根据分配函数,将所有栅格像元分配给距离其最近的源。
选择【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欧氏分配】工具,完成设置,点击确定,得到结果。
5.成本距离:
成本距离与欧式距离类似,不同点在于欧式距离计算的是位置间的实际距离,而成本距离计算的是个像元距离最近的源位置的最短加权距离,即成本距离是以成本单位表示的距离。
选择【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成本距离】工具,进行设置。
-
输出回溯链接栅格数据
为可选项,用于设置是否输出该数据文件。
6.成本路径:
成本路径工具用于确定目标点与源之间的最低成本路径。
选择【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成本路径】工具,除需要输入要素,还需要成本距离工具生成的成本距离和回溯链接栅格数据。
路径类型
包括三种成本路径计算方法:
- EACH_CELL:为源中每一个像元点寻找一条成本最小路径;
- EACH_ZONE:为每个源寻找一条成本最小路径,源中所有像元共享同一条路径;
- BEST_SINGLE:为所有源寻找一条成本最小路径,此时,只有一个源与一个相应的目标点(组)相连。
7.成本分配:
成本分配工具是根据成本栅格的最小累计成本计算每个像元点归属于哪个源。
选择【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成本分配】工具,完成设置,点击确定,得到结果。
8.廊道分析:
廊道分析工具用于计算两个输入累积成本栅格的累积成本总和。
在廊道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成本距离工具创建两个成本累积栅格。
选择【系统工具箱→Spatial Tools→距离分析→廊道分析】工具,完成设置,点击确定,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