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曾国藩,大家都会有直接跳入脑中的印象。
你会想到他两江总督、理学名臣的身份地位,一定尊崇自持,高贵稳重;
你会想到他耕读传家,教子育孙的规范行为,一定刻板严肃,不苟言笑。
其实不然,你若深知于他,当知他的幽默风趣,应晓他的纯粹志趣。
曾国藩无论治家治军,皆以严谨认真著称,时人皆敬畏有加,亲近之人却常为曾国藩平素处世为人的平易近人和幽默风趣所感,哪怕在他手底下工作多么难受,总还会觉得有趣。
你若身处一个团队中,领导有趣,团队有趣,你当是能忍下许多委屈和不平的。
曾纪泽以“陪子女一起玩耍”为育子第一要务,便是受益于父亲对他的宽松教导,有趣榜样;李鸿章也多次在下属面前说: 我老师最有趣。因为有趣,所以好玩,因为好玩,苦中也可以乐中带甜。
曾国藩认为“趣”之一字有三大作用:
其一、对个人有重大意义
为人当有志趣。
养过一团春意思,强调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一点情趣,一点昂扬向上的积极和乐观。
只有保得轻松快意的人生态度,随时体悟生活中的情趣,以志趣为主,保得天性中的纯粹和天真,拥有赤子之心,奋发向上,方能乐有所为,哪怕事有不谐,也可以做到不为外物所扰,安静淡然。
曾国藩小时候戏弄神王庙却因有敬畏而留有余地的趣事让人忍俊不禁,小时候的纯真和童趣在他的身上一直有些某些并不隐晦的展现。
他在教育儿子的时候说道: 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
是的,忧处无法避免,乐处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对人生的态度,若能通达志趣,生活当增三分快乐。
其二、对亲情和家庭有重大意义
居家有情趣。
曾国藩在以孝悌忠信等儒家标准治家的同时,却着重强调一个“趣”字。
儒家素来讲究食不言,他却喜欢鼓励家人在吃饭时多聊聊天,沟通感情,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和打趣的笑话,维持一个轻松有趣的家庭氛围。
治家严谨却不失宽松,居家肃穆也不乏趣味。
他和儿子曾纪泽因为受不了媳妇和儿媳妇深夜织布而共同打趣要砸掉织布机的故事也让人莞尔。这可与他平素的形象不甚妥帖,可这不也说明他是一个生趣盎然的有趣人吗?
其三、对团队有重大意义
带兵有智趣。
曾国藩所练湘军纪律严谨,战斗力非凡,在一次次战斗中创造了无数惊人的战绩,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部将官对曾国藩俯首帖耳,骄兵悍将无不听从。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和带领出这样的团队呢?
除了严谨的纪律、科学的激励等,他还讲究智趣,李鸿章等幕僚和学生均认为曾国藩私下里相当有趣,认为跟着这样的领导会辛苦,但不会苦涩。
一次,一个把总用平行公文“移”的方式向曾国藩递交公文,这是僭越和不尊重作为上级的曾国藩,在当时可谓重大过失,幕僚当时便为把总捏了一把汗,谁知曾国藩当做寻常正确公文一样处理,末后在回执上写了一首小令调侃这位糊涂虫,“团练把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 用轻松诙谐的语气打趣他的错误做法,幕僚闻之,无不绝倒。
“趣”,从走从取,快步趋之,积极向前,必有所取。
只有保持“趣”的精神状态,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有智慧;
只有保持“趣”的行为方式,才能积极向上,才能乐观豁达,才能奋激勃发。
王小波说: 一辈子很长,要找一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诚哉斯言,若你还没有找到那个有趣的人,那先让自己成为有趣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