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
文/六悦
故名思义,拆字理解,经典就是经得起推敲的典故,这很通俗易懂,所以,经典的东西总是能抓住我们所有人的眼球,我们总能想起,即便自己不是很了然也会被懂行的人带进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的自然,所以,经典的东西历久不衰,不怕被淹没。这是一件非常好的现象,但生活中我们关于如何对待经典尚未形成同意的意见。有人主张,经典要一而再再二三的重读重读再重读,而有的人呢则认为经典的东西读个一两遍也就好了,多读并没有裨益,反而但成了坏事一件。那么对于经典的态度,我们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我是不知道答案的,只是在面对经典的时候会踟蹰,会犹豫,不知道选还是不选好,可过往的经历表明,选还是不选,一比一打平。这里边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是这样的感受,就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被无情的改编然后再出版,译者风格不一致,出版社定版不一致,导致我们无法相信,曾经看过的那个版本是否还是原来那个版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经典的误区。所以,对于经典的兴致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经过几代人的推敲,然后“大师们”的“精心雕琢",才得以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经典我们必须读,这不仅能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更能增长见闻,这就非常的有意义。但有些时刻,人会变得肤浅无法吸收经典的养分,甚至会觉得甚是无聊,这对作家而言无疑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我的心,我的情无人能懂,好悲哀。在这些个时刻,你我他还是暂且把经典搁置一边,下次再来光临才好。
经典的东西有智慧之光,它们传达情感,陈述事实,表明态度,针砭时弊,吐露真言,优点多多,虽然偶尔不能理解时代背景,但若身临其境,你我他的感受便会更真切,自然情也就更浓。这东西是能接纳就是你的,不能接纳就不是你的,就是这么简单。选择还是在咱们自己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