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考虑过你的整个学习流程是什么样的吗?
当你面临晦涩难懂的知识不知所措时,你想的是跟知识死磕到底还是去质疑自己的学习思维是否有局限?
我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主要受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指导,我们的学习方式就只会自然而然,没有章法的生长,也叫做野蛮生长,从而定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伴随我们一生。这就导致很多人天分相差无几,时间一长水平却天地相隔。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甚至是错误的学习策略。
阅读本书,我们要完成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
1.理解什么是高效的学习策略,高效学习的原理是什么;
2.掌握整体性学习策略;
3.掌握一些具体的学习技术。
整体性学习与机械学习正好相反。机械学习就是反复记忆知识,希望以此来牢记知识。而整体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理论,它更精确全面地描述我们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比如,背诵一首古诗,机械记忆只会一遍遍重复,直到记住其中的字句。而整体性学习,会去查找这首诗的作者,它被创造的背景,在脑中构建诗里描绘的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等,这些感官体验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也更符合我们大脑接受信息的特点。
如果我们有计算机一样的大脑,那么机械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只要通过精确的复制信息,就可以记住任何信息。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并不是计算机,我们的大脑有着数十亿个相互联系交叉的神经元,并不能单纯的通过指令输入输出信息,而要借助自身器官的感知能力,视觉,知觉,触觉等都是我们与外界交互的途径。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个主要观点:
1.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知识,可以称为知识体系,而“理解就是结构高度发达完善的结果”。
人们运用比较成熟的结构有:
( 1)感知结构,我们脑中有大量的图像、声音、情感,这些感觉又相互交织,综合起来就是你的生活经验。感知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是其他结构的基础。我们同样可以用感官去体验知识(如:生活中的一些常识)
(2)关系结构,通过故事、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清楚地显示我们的实际生活,同样适用于构建知识之间的关系。
(3)基础数学结构,可以作为深层次数学结构的基础,也可以用它简化其他学科里的各种关系。
2.模型,可以理解为一本书的目录,几页目录就可以概括几千几万的内容。模型有很多形式,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压缩信息”,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
3.桥,就是连接不同知识体系的通道,即结构与结构的联系,可以理解为打破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用一种事物去认知另一种事物,最常用的就是比喻、类比法。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1.获取信息,获取就是信息进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阅读、课堂上记笔记以及个人的种种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2.理解,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联系。
3.拓展,拓展阶段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力气的地方,这一步将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
拓展有三种主要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1)深度拓展,(知识的背景探究) 知识从何而来?结论来自何处?一个发现是如何做出的?事物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存在?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内部创造联系。不是仅仅理解一个结论就结束了,要进一步理解结论之前的试验,试验是怎么做的?是谁做的?怎么想起来做的?如此这般之后,结论就建立在与其他相关知识联系的基础之上了。
(2)横向拓展, 知识不会孤立地存在,与此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是哪些地方类似?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同一时期还有哪些其他的发现,同一个发现者还有哪些发现,在同一领域里还有哪些发现?围绕这一结论有哪些其他的事实?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3)纵向拓展 知识都遵循一定的模式,同样的模式在其他知识中也会见到,你能将一个公式与一个自然事件相联系吗?比如水的流动或是驾驶汽车?如果这个发现与一个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你能发现什么类似之处吗? 纵向拓展有相当的难度,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其速度要比深度拓展中探究知识的背景快得多。纵向拓展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比喻法和内在化是进行纵向拓展的最好方法。
4.纠正,纠错阶段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这个阶段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5.应用,应用把纠错带入最后的水平,通过比较(知识)信息是如何在现实中运行的来进行调整,如果理解不符合现实世界,那么再多也无用。在这一步中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书呆子,即那些读书读得很好但是出了学校大门却茫然不知所措的家伙。
第六和第七属于反馈阶段,
6.测试,上述阶段的每一步都需要测试,测试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你改进学习技术,克服缺点。
通过测试要确定你对知识的理解到了什么层次,以下是你需要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1)获取阶段的测试──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
(2)理解阶段的测试──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3)拓展阶段的测试──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
(4)纠错阶段的测试──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5)应用阶段的测试──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7.找出薄弱环节,在整体性学习中,你最薄弱的环节是哪一个?明确弱点何在应该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更广义地讲,你要找出自己的毛病总是出在哪里?每个人学习时都有强项和弱项,也许你善于获取和理解,但是不擅长拓展,也许你很容易对观点产生联想,但却总是获得一大堆无用的联系。 发现弱点,才能知道需要掌握何种技术去弥补缺陷,没人能告诉你你的弱点是什么,你需要自己去发现。
处理不同结构的信息:
1.随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它们缺少逻辑分类。随意信息如果不进行反复机械记忆,非常容易遗忘。联想法、挂钩法和压缩法等记忆方法就是帮助我们记忆随意信息的方法。
2. 观点信息,是存在争论的信息。图表法对于观点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在阅读以后提取出关键思想。
3. 过程信息,是教导我们怎么行动的信息,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学习这类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断练习、反复去做。不过,建立正确的背景概念对于节约时间也同样关键。
4.具体信息,是那些在实际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到的信息,调用感官是记忆这类信息的主要方式。
5.抽象信息,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更容易想象成图像的形式,可以为知识建立广泛的联系。内化和比喻法是两种主要的办法。
学习技术一览表:
A)获取知识 1)快速阅读 2)笔记流
B)联系观点 1)比喻 2)内在化 3)图表法
C)随意信息的处理 1)联想法 2)挂钩法 3)信息压缩技术
D)知识扩展 1)实际应用 2)模型纠错 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整体性学习技术的实际运用──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选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中,你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每当你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你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当你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很可能比自己的方法要慢,这是因为你还没有熟练这种方法,没有成为你学习的习惯。
如果要真正的运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就要忍受一下刚开始的不适。改变总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但是只要坚持合理的运用下去,你就会发现你的学习效率是之前的十倍,并能够轻松的掌握任何一项技能。
改变,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希望本书对你们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