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怎样才算是正见,正见的标准是如何。这确实是不好具体说明的。经中一致的说「知善恶、知业报、知前生后世、知凡圣」为世间正见。虽然是「有漏有取向于善」,但可以「纵使百千生,终不堕恶道」。因此,建立正见是修学佛法的首要条件。如人生一样,没有眼目一切都变得黑暗无知。没有高瞻远瞩的目标,就会对未来茫然无寄;没有远大理想,就会只顾眼前蝇头小利。所以经中譬喻正见如眼,能让人看到世间种种善恶是非。印顺导师说:「正见是从深信三宝中来」。没有佛法僧三宝的真诚信仰,正见也无法完成。
经中说正见,首先知道「有善有恶」,让人知道损害他人的事不可为,努力向上向善。正见「有业有报」,让人生起自力不由他的观念,崇尚贤善尽其在我。正见「有前生后世」,让人知道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能开创出光明未来人生。正见「有凡有圣」,使人能不甘堕落,奋力向上,勇于为善,勇于求真。因此,正见能拨开种种人生迷雾;能打开内心的智慧光明。
然而,正见不仅仅能辨别善恶是非,还能正确抉择。怎样算是正确抉择呢?《杂阿含经》中说:「断邪见,生正见」;「断无明,生明」,这才是正见。也就是说,能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无法断恶,则说明善法并没有生,也说明这不是正见,是理论知识,或者说仅是一种概念。
概念如同一个名字,一个名称,听闻佛法虽然需要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达,但主要是通过语言而了解他的意义,所以说闻法是「依义不依语」。不是仅停留在语言表面的意思,还要把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理解清楚才可。可是,即便理解清楚,能说会讲,说空说有,也并不代表是佛法正见。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即佛法中所说的「生得慧」就能达到这样的知解。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经过几年的系统上课培训,很多人是可以系统掌握的。如果没有进一步引发理想的趣求实践,没有生起广大的信愿实行,也不过成为佛法的学问而已。所以,正见不仅是无动于衷的见得清楚,或一种冷静的理智,还要有一种强烈的要求和愿望,期望能达到正见所见的目标。这样才是正见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有眼睛才可以清楚的走路,没有眼睛就无法正常的走路,那样会充满危险。正见也是这样,就像一盏灯,灯明亮的同时黑暗就遣除了,所以正见的作用也一样,断了恶才是正见的成立,不能说恶法不断而有正见,这是不合乎因果律的。
就像有的人爱抽烟,也知道抽烟不好,为什么明明知道不好而无法戒除?说明这样的知道没用,无法影响不良行为,反而屈从于抽烟的嗜好。所以,知道佛法善恶因果也是一样,仅仅是知识性的知道,对日常行为并没有多大影响。印顺导师说:「见与知识不同,见是从合理推论而来的坚定主张,是择善而固执之的」。即便是「正确的认识,也不一定是正见」。因为与真实的因果法则不符。
如说人生必然会死亡的,没有不死亡的,古往今来都如此,可以说这样认识是正确的,可是这并不就是佛法的正见。正见需要合理的推论,如同样是有生必有死这个事,今生的成长老病死是可以现知的,是「现量」的。而前生是无法知道的,但可以推论而知,佛法叫「比量」而知。如果修得「宿命通」和「天眼通」,也可现量而知的。所以有前生才有了今生,今生是从前生的相续而来。那么,相信有前世,一样可以推论有后世,这就是佛法讲的三世因果观。
经过善恶业报观,三世因果观,理解到生命是生死不尽的,会随善恶而感苦乐果报的。而这样的生死观,是完全不同于世间人生死观的,世间生死观不是断灭见,就是有一灵魂去做鬼的常见。所以,这样的正见,只有从佛法中才能听来,其他一切宗教或者学术文化,是无法听到这样究竟彻底的道理。
有的学佛人,一心想求解脱,求成佛,而往往忽略人天善法功德基础。总以为这是世间法,世间法是不能让人达到解脱境地。要学就学出世间法,让人能解脱的法,这才显出一种高大上。其实,不知道出世间法也是建立在先断恶的基础之上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所教」。如提婆菩萨也说:「先遮止非福,中间破除我,后断一切见,若知为善巧」。遮非福,是离恶行善的世间法;破我,是无我解脱的出世间法,能知这一先后次第,才是正见引导正行的次第。
古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间的学问都有先后次第,何况佛法正见的修行呢?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中说:「学佛的,漫谈了生死,开悟,先修成正见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