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苗2岁多了,一直以来较少吃零食,只是偶尔吃点蛋糕面包当点心。最近因为上托班有分离焦虑,我为了给她一些鼓励,给她吃了一些零食。还有万圣节讨来的糖,我也允许她吃了一些。小孩子果然还是爱的不得了,开心的很。我觉得适当可以有这样的快乐。
但是我的原则是,不能养成坏的习惯。所以我会比较严格控制量,以及细心告诉她,要好好吃饭,以及为什么我这样要求。
昨天晚饭前,她要吃酸奶,因为最近零食是给的最多的,上午刚吃了冰淇淋,所以我要求她吃完饭再吃酸奶,因为一杯酸奶下肚,大概率饭就不会吃了。她刚开始不同意,后来我跟她讲道理她同意了。她要求将酸奶放在手边,我也同意了,后来就边吃饭边玩。我又反复哄了很久,让她好好吃饭。结果她一直没怎么好好吃。最后说不吃了(因为她一直吃饭吃的都挺好的)。然后我就跟她说,如果你真的不想吃了,我也尊重你,你可以不吃,但是你今天就不能吃酸奶了,别的东西也没有吃,直到明天早上吃早餐。因为我不想你不好好吃饭,用零食填饱肚子。你也可以选择再少吃点儿饭菜,然后也有空间吃酸奶,晚上还有牛奶麦片(她很喜欢,而且是出去时候又新买的)。然后她果断说吃饭再吃酸奶。但是仍然各种捣蛋,不好好吃饭。她最近有时候会这样,故意对着干,好像在试探我的反应。然后我就严肃的跟她说,你再选择一次,吃就好好吃,不吃我们就收碗了,我会说到做到的,我希望你也说到做到。然后她说不吃了。然后我就收碗了。她大哭,说妈妈我先吃饭再吃酸奶,奶奶要把碗还给她,我阻止了。然后我就抱着她共情了一下就没哭了。然后就要我陪她玩,我就陪她玩,而且我把给她准备的那一杯酸奶喝了,她没哭,她说,哎,今天算了。当时也挺好笑的,但是我心里其实在反复的想。
今天早上起来吃早餐的时候,她说,妈妈我以后吃完饭再吃酸奶。我说为什么啊。她说我怕妈妈吃了。我说,我今晚会再给你买一个的,我因为担心你吃零食不好好吃饭对身体不好。她说我知道,吃零食是开心的,吃饭才是长高高的。对,这是我给她讲的道理,她记住了。我很感动,她讲的当时也挺好笑的。但是我心里也在反复的想。
我心里反复的想,我是想给她建立规则,我的方法是否对呢。我是否让她始终感受到爱呢。我想让她知道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想给他试错的机会。我想培养她健康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成为她的主动选择。可我的行为是否在使用权威呢。最后的效果是否可以如我所想呢。
我并不是为此感到焦虑,只是当妈是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学在实践中是要复盘的。我知道,即使错一次,也并不会总成多严重的影响。我只是把这些实践的机会都当做一面镜子。因为每当我想到通过一次一次的影响,最终谱写她的心灵地图,这一点,还是会让我觉得诚惶诚恐。
所以,我记录下来,做一点梳理。这是一次比较严苛的经历,她是个比较敏感的孩子,应该是有感受到规则。关于这个事情,我将不会再采取这样的方式。